俗话说:“稻谷脱下的外壳,就是没有多大用途的谷糠,但稻谷的精华--米仍然存在,不会因外壳磨损而丢失。”这个精华,就像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高山表面的泥土虽然经常脱落流失 ,但山却不会倒塌破碎,因为山有硬如钢铁的岩石在支撑着,不会被风吹雨打去。”这里所说的“镇石” ,就相当于支撑人形体的骨骼。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主要集中在他的两只眼睛里;一个人的骨骼丰俊,主要集中在他的一张面孔上。要看清一个普通人,既要看他们的内在精神状态,又要考察他们的体势情态。要看清以文为主的读书人,主要看他们的精神状态和骨骼丰俊与否。所以本书“开门见山”,把“神骨”问题作为第一篇。
古之医家、文人在研究、观察人的“神”时,一般都把“神”分为清明与昏浊两种类型 。“神”的清明与昏浊是比较容易区别的,但因为清明又有奸邪与忠直之分,这奸邪与忠直则不容易分辨。要考察一个人是奸邪还是忠直,应该先看他处于动静两种状态下的表现。眼睛处于静态的时候,目光安详沉稳而又有光,真情深蕴,宛如两颗晶亮的明珠,含而不露;处于动态之时,眼中精光闪烁,眼神敏锐犀利,就如春木抽出的新芽。双眼处于静态之时,目光清明沉稳,旁若无人。处于动态的时候,目光暗藏杀机,锋芒外露,宛如瞄准目标,一发中的,待弦而发。以上两种神情,澄明清澈,属于纯正的神情。两眼处于静态的时候,目光如萤火微弱而闪烁不定;处于动态的时候,目光有如流水般澄清却游移不定。以上两种目光,一是善于伪饰的神情,一是奸心内萌的神情。两眼处于静态的时候,目光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是深谋远虑的神情;处于动态的时候,目光总是像惊鹿一样惊惶不安。以上两种目光,一则是有智有能而不循正道的神情,一则是深谋图巧又怕被他人窥见的神情。具有前两种神情者多是有瑕疵之辈,具有后两种神情者则是含而不发之人,都属于奸邪神情。但是它们都混杂在清明的神情之中,这是观神时必须辨别清楚的。
一般来说,观察识别人的精神状态,那种只是在那里故作振作者,是比较容易识别的,而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如果是有意掩饰,就比较难以识别了。精神不足,即便它是故作振作并表现于外,但其本质是掩盖不了的。而精神有余,则是由于它是自然流露并蕴含于内。道家有所谓“收拾入门”之说 ,用于观“神”,要领是:在行动时要看他潇洒豪放的气概和胸怀有几分真、几分假、几分做作、几分自然、几分深浅;在静心安坐时要看他的细致周密、平心静气的状态。对于小心谨慎的人,要从做事之前就有意考察他,如果表面是小心谨慎之人,在做事的过程中却处处表现得粗枝大叶,仿佛是由于疏忽造成的损失。这些表面细致,实质上粗心欠周密的人,是不能重用的。对于率直豪放的人,要在做事的过程中仔细考察他,如果表面上粗枝大叶,做起事来却处处小心谨慎、注意细节,不轻率行事,不随意举动,最终使事情得以成功,这种人是可以被重用的。上述两种精神状态,实际上都存在于内心世界,但是它们只要稍微流露,立刻就会变为情态,而情态则是比较容易看到的。
九贵骨各有各的姿势:天庭骨丰隆饱满;枕骨充实显露;顶骨平正而突兀;佐串骨像角一样斜斜而上,直入发际;太阳骨直线上升;眉骨骨棱显而不露,隐隐约约像犀角平伏在那里;鼻骨状如芦笋竹芽,挺技而起;颧骨有力有势,又不陷不露;项骨平伏厚实,又约显约露。看头部的骨相,主要看天庭、枕骨、太阳骨这三处关键部位;看面部的骨相,则主要看眉骨、颧骨这两处关键部分。如果以上五种骨相完美无缺,此人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如果只具备其中的一种,此人便终生不会贫穷;如果能具备其中的两种,此人便终生不会卑贱;如果能具备其中的三种,此人只要有所作为,就会发达起来;如果能具备其中的四种,此人一定会显贵。
骨有不同的颜色,面部颜色,则以青色最为高贵。俗话说的“少年公卿半青面”,就是这个意思 。黄中透红的紫色比青色略次一等,面如枯骨着粉白色则是最下等的颜色。骨有一定的气势,头部骨骼以相互关联、气势贯通最为高贵,互不贯通、支离散乱则略次一等。总之,只要头上没有恶骨,就是面再好也不如头好。然而,如果头大而天庭骨却不丰隆,终是卑贱的品位;如果头圆而佐串骨却隐伏不见,多半是要成为僧人的;如果鼻骨冲犯两眉,父母必定不会长寿;如果颧骨紧贴眼尾而颧峰凌眼,必定没有子孙后代。这里的富贵与贫贱差别,有如毫厘之短与千里之长,是非常大的。
既识神骨,当辨刚柔。刚柔,则五行生克之数,名曰"先天种子",不足用补,有余用泄。消息与命相通 ,此其较然易见者。
已经鉴识神骨之后,应当再进一步辨别刚柔。刚柔源于五行相生相克,道家叫做“先天种子“,刚柔不足的要增补它 ,若是过了头要消泄它,使之刚柔平衡,五行如谐。刚柔的状态和阴阳的消长与人的命运相通,如果能辨识它就可以更好地观察人了。
五行有合法,木合火,水合木,此顺而合。顺者多富,即贵亦在浮沉之间。金与火仇,有时合火,推之水土者皆然,此逆而合者,其贵非常。然所谓逆合者,金形带火则然,火形带金,则三十死矣;水形带土则然,土形带水,则孤寡终老矣;木形带金则然,金形带木,则刀剑随身矣。此外牵合,俱是杂格,不入文人正论。
五行只见相生相克 ,这种关系称为“合“,而“合“又有顺合与逆合之分,如木生火、水生木,金生水,土生金,火生土,这辗转相生就是顺有顺合之相的人大多富裕,但是却不会显贵,就算显贵,也总是浮浮沉沉、升升降降,难于保持永久。金仇火,有时金也需要火,如金无火炼不成器的道理一样,类而推之,水与土等等之间的关系都是这样,这就是逆合,有逆合之相的人往往显贵非常。然而在上述的逆合之相中,如果是金形人带有火形之相,便非常高贵,相反,如果是火形人带有金形之相,那么年龄到了30 岁就会死亡;如果是水形人带有土形之相,便会非常高贵,相反,如果是土形人带有水形之相,那么就会一辈子孤寡无依;如果是木形人带有金形之相,便会非常高贵,相反,如果是金形人带有木形之相,那么就会有刀剑之灾,杀身之祸。至于除此之外的那些牵强附会的说法,都是杂凑的模式,不能归入文人的正宗理论。
五行为外刚柔,内刚柔,则喜怒、跳伏、深浅者是也。喜高怒重,过目辄忘,近"粗"。伏亦不伉,跳亦不扬,近"蠢"。初念甚浅,转念甚深,近"奸 "。内奸者 ,功名可期 。粗蠢各半者,胜人以寿。纯奸能豁达,其人终成。纯粗无周密,半途必弃。观人所忽,十有九八矣。
前面所说的五行,是人的阳刚和阴柔之气的外在表现,即是所谓“外刚柔“ 。内刚柔指的是人喜怒的情感、激动或平静的情绪和有时深、有时浅的心机或城府。喜怒情感表现得很强烈,但又转瞬即逝的人,这种人阳刚之气太盛 ,其气质接近于“粗鲁“。平静的时候没有一点张扬之气,该兴奋的时候也昂扬不起来,这种人阴柔之气太盛,其气质接近于“愚蠢“。考虑事情时候开始想得很浅,然而一转念又能深思熟虑。这种人阳刚与阴柔并济较为机智。内心机智的人外柔内刚,遇事能进能退,能屈能伸,日后必会功成名就。既粗鲁又愚蠢的人,刚柔皆能支配其心,他们乐天知命,因此其寿命往往超过常人。十分机智的人倘若豁然达观,就会有不凡的成就。那种外表举止粗鲁,内心气质也粗鲁的人,只是一味地刚,做起事来必定要半途而废。--以上这一点 ,也就是“内刚柔“,往往被忽视,而且一般人十有八九都犯这个毛病。
俗话说:“稻谷脱下的外壳,就是没有多大用途的谷糠,但稻谷的精华--米仍然存在,不会因外壳磨损而丢失。”这个精华,就像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高山表面的泥土虽然经常脱落流失 ,但山却不会倒塌破碎,因为山有硬如钢铁的岩石在支撑着,不会被风吹雨打去。”这里所说的“镇石” ,就相当于支撑人形体的骨骼。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主要集中在他的两只眼睛里;一个人的骨骼丰俊,主要集中在他的一张面孔上。要看清一个普通人,既要看他们的内在精神状态,又要考察他们的体势情态。要看清以文为主的读书人,主要看他们的精神状态和骨骼丰俊与否。所以本书“开门见山”,把“神骨”问题作为第一篇。
古之医家、文人在研究、观察人的“神”时,一般都把“神”分为清明与昏浊两种类型 。“神”的清明与昏浊是比较容易区别的,但因为清明又有奸邪与忠直之分,这奸邪与忠直则不容易分辨。要考察一个人是奸邪还是忠直,应该先看他处于动静两种状态下的表现。眼睛处于静态的时候,目光安详沉稳而又有光,真情深蕴,宛如两颗晶亮的明珠,含而不露;处于动态之时,眼中精光闪烁,眼神敏锐犀利,就如春木抽出的新芽。双眼处于静态之时,目光清明沉稳,旁若无人。处于动态的时候,目光暗藏杀机,锋芒外露,宛如瞄准目标,一发中的,待弦而发。以上两种神情,澄明清澈,属于纯正的神情。两眼处于静态的时候,目光如萤火微弱而闪烁不定;处于动态的时候,目光有如流水般澄清却游移不定。以上两种目光,一是善于伪饰的神情,一是奸心内萌的神情。两眼处于静态的时候,目光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是深谋远虑的神情;处于动态的时候,目光总是像惊鹿一样惊惶不安。以上两种目光,一则是有智有能而不循正道的神情,一则是深谋图巧又怕被他人窥见的神情。具有前两种神情者多是有瑕疵之辈,具有后两种神情者则是含而不发之人,都属于奸邪神情。但是它们都混杂在清明的神情之中,这是观神时必须辨别清楚的。
一般来说,观察识别人的精神状态,那种只是在那里故作振作者,是比较容易识别的,而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如果是有意掩饰,就比较难以识别了。精神不足,即便它是故作振作并表现于外,但其本质是掩盖不了的。而精神有余,则是由于它是自然流露并蕴含于内。道家有所谓“收拾入门”之说 ,用于观“神”,要领是:在行动时要看他潇洒豪放的气概和胸怀有几分真、几分假、几分做作、几分自然、几分深浅;在静心安坐时要看他的细致周密、平心静气的状态。对于小心谨慎的人,要从做事之前就有意考察他,如果表面是小心谨慎之人,在做事的过程中却处处表现得粗枝大叶,仿佛是由于疏忽造成的损失。这些表面细致,实质上粗心欠周密的人,是不能重用的。对于率直豪放的人,要在做事的过程中仔细考察他,如果表面上粗枝大叶,做起事来却处处小心谨慎、注意细节,不轻率行事,不随意举动,最终使事情得以成功,这种人是可以被重用的。上述两种精神状态,实际上都存在于内心世界,但是它们只要稍微流露,立刻就会变为情态,而情态则是比较容易看到的。
九贵骨各有各的姿势:天庭骨丰隆饱满;枕骨充实显露;顶骨平正而突兀;佐串骨像角一样斜斜而上,直入发际;太阳骨直线上升;眉骨骨棱显而不露,隐隐约约像犀角平伏在那里;鼻骨状如芦笋竹芽,挺技而起;颧骨有力有势,又不陷不露;项骨平伏厚实,又约显约露。看头部的骨相,主要看天庭、枕骨、太阳骨这三处关键部位;看面部的骨相,则主要看眉骨、颧骨这两处关键部分。如果以上五种骨相完美无缺,此人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如果只具备其中的一种,此人便终生不会贫穷;如果能具备其中的两种,此人便终生不会卑贱;如果能具备其中的三种,此人只要有所作为,就会发达起来;如果能具备其中的四种,此人一定会显贵。
骨有不同的颜色,面部颜色,则以青色最为高贵。俗话说的“少年公卿半青面”,就是这个意思 。黄中透红的紫色比青色略次一等,面如枯骨着粉白色则是最下等的颜色。骨有一定的气势,头部骨骼以相互关联、气势贯通最为高贵,互不贯通、支离散乱则略次一等。总之,只要头上没有恶骨,就是面再好也不如头好。然而,如果头大而天庭骨却不丰隆,终是卑贱的品位;如果头圆而佐串骨却隐伏不见,多半是要成为僧人的;如果鼻骨冲犯两眉,父母必定不会长寿;如果颧骨紧贴眼尾而颧峰凌眼,必定没有子孙后代。这里的富贵与贫贱差别,有如毫厘之短与千里之长,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