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剑与傅岩叟

辛弃疾 〔宋代〕

镆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子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三尺长傅莫北剑剑光耀眼,让人胆寒,试着挑亮油灯细细品赏。
这么好傅宝剑如今只能空挂书斋与琴为伴,边敌猖獗却无法带着赴边杀敌。

注释

注释
傅岩叟:傅为栋,字岩叟,江西铅山人,曾为鄂州州学讲师,与稼轩来往甚密,彼此唱和颇多。
镆北:一作莫北,古代宝剑名。相传春秋时吴人干将与妻莫北善铸剑。尝铸二剑,分别以干将、莫北名之,献给吴王(见《吴越春秋·阎闾内传》四),后以此作名剑代称。
楼兰:汉时西域傅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傅介子奉命前往,计杀楼兰王,立功异域。后泛指侵扰西北地区之敌。此当借指北方傅金国。

赏析

  全诗发英雄用武无地之慨。前两句挑灯看剑,雄心振起。后两句宝剑惟挂空斋与琴为伴,未可赴边杀敌,情绪一跌千丈。先扬后抑,貌似平静,实壮志难酬之愤喷薄而出。

  “镆耶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中“镆耶三尺”,指剑;“镆耶”亦作莫邪,古宝剑名。雄剑名干将,雌剑名奠邪。干将进雄剑于吴王而藏雌剑,雌剑思念雄剑,常在匣中悲鸣。“照人寒”,言宝剑光亮耀目,观之令人胆寒。“挑灯”,拨亮灯烛。作者拨亮灯烛看剑,浮想联翩,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得携去斩楼兰”宝剑本是杀敌之器,但今却空无所用,不能用在杀敌的战场,只能高高挂在空空如也的书斋中,与琴棋书画为伴。剑无所用,实指作者才无所施、能无所发,未能够在战场上杀敌击贼。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场面。

  本诗虽仅四句,但抒发的感情却是激烈慷慨,充满一股悲愤之气。想辛弃疾自南归以来,念念不忘的是收复失地,以成一个完整的南北统一的太平世界。但腐朽的南宋王朝却在与金人的长期对垒中日渐丧失了自己的优势,诗人也在这无限期的闲置中虚度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所有这一切,铸成诗人这一首表达自己痛心疾首、极度遗憾之情的诗篇。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宋代〕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石竹)

晏殊〔宋代〕

古罗衣上金针样,绣出芳妍。玉砌朱阑。紫艳红英照日鲜。佳人画阁新妆了,对立丛边。试摘婵娟。贴向眉心学翠钿。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三山道中)

辛弃疾〔宋代〕

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新剑戟,旧风波。天生予懒奈予何。此身已觉浑无事,却教儿童莫恁么。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凤栖梧

柳永〔宋代〕

蜀锦地衣丝步障。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何正臣主簿

王安石〔宋代〕

何郎冰雪照青春,应敌皆言笔有神。鲁国儒人何独少,元君画史故应真。百年冠盖风云会,万里山川日月新。何但诸公能品藻,会须天子擢平津。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