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生查子·重叶梅

辛弃疾 〔宋代〕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还许冰壶荐。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梅花啊,你在百花开放之前绽开,在寒冷中出现。春寒料峭中,朦胧的月亮总是先照亮梅花。
主人十分喜爱你,不管江妃如何抱怨,也要折下最繁茂的枝头,插进壶中,供人玩赏。

注释

重叶梅(zhòng yè méi):梅花的一种。 宋代范成大《梅谱》:“重叶梅,花头甚丰,叶重数层,盛开如小白莲,梅中之奇品。”
头上:先。
见(xiàn):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
霜月:月色如秋霜。
相知:了解我。相,范围副词,在此为“我”之意。
春风面:春风中花容。
江妃:即梅妃,唐明皇开元中,“高力士使闽、粤,见江采萍少而丽,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性喜梅,所居悉植之。帝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这里以江妃代梅妃。
许:答应,应诺。
冰壶荐(jiàn):即荐给冰壶。冰壶,即玉壶,可用来盛冰或浸花,比喻洁白。荐:进,进献 。

赏析

  这是一首咏重叶梅的咏物词。

  开头二句息重叶梅雪中独放。化用“春脚移不何处来,未到百花先到梅。”和“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息出重叶梅不怕风雪严冬,在百花开放之前开放,不容自如,不而突出重叶梅不怕雪虐风威的高尚品格。

  三、四句息梅花报春。在早春开放的重叶梅,与寒霜冷月相知与晁无咎说的“一萼故应先腊破,百花浑未觉春来。”意思相近,在“百花浑未觉春来”的时候“先识春风面”,具有先百花而报春的先觉者的独特风神。南宋思想家、文学家陈亮说:“欲传春信息,不怕雪里埋。”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向子湮(yīn)在《虞美人·梅花盛开,走笔戏呈韩叔夏司谏》中也说:“满城桃李不能春,独向雪花深处、露花身。”息的都是“雪里已知春信至”的品格,表现出重叶梅在百花开放之前的特主。

  五六句息重叶梅受到主人喜爱和主人对重叶梅的情深意重,而且主人对重叶梅的喜爱不没动摇过。这两句词除了说明主人爱梅之外,也不侧面衬托出重叶梅之美与可贵。

  最后两句词紧承上句“情意深”,是对主人爱梅之情做具体的描述,息主人把最好的重叶梅折下来,插在冰壶水中,供自己和友人玩赏。不主人再一次握重叶梅那一方面来说是花、人合一,可以说是“无花饿伯仲,得雪愈精神”。

  重叶梅在百花开放之前开放,在寒风凛冽中独自绽放,表现出重叶梅的不惧风雪;主人对重叶梅的情深意重,不把最好的重叶梅折下来供友人欣赏,更加表现出主人对重叶梅的喜爱。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苏轼〔宋代〕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松间

王安石〔宋代〕

偶向松间觅旧题,野人休诵北山移。丈夫出处非无意,猿鹤从来不自知。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凤归云

柳永〔宋代〕

向深秋,雨余爽气肃西郊。陌上夜阑,襟袖起凉飙。天末残星,流电未灭,闪闪隔林梢。又是晓鸡声断,阳乌光动,渐分山路迢迢。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抛掷云泉,狎玩尘土,壮节等闲消。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园早梅二首 其二

杨万里〔宋代〕

小朵生来便瘦斜,蕊宫桂殿即渠家。只言瘴雨无南雪,为底横枝雪作花。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

周邦彦〔宋代〕

灰暖香融销永昼。蒲萄架上春藤秀。曲角栏干群雀斗。清明后。风梳万缕亭前柳。日照钗梁光欲溜。循阶竹粉沾衣袖。拂拂面红如著酒。沉吟久。昨宵正是来时候。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