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胡床应教诗
庾肩吾 〔南北朝〕
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
临堂对远客,命旅誓初征。何如淄馆下,淹留奉盛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子夜四时歌·春林花多媚
佚名〔南北朝〕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译文
注释
春林花多媚(mèi),春鸟意多哀。
春林:春天的树林。多媚:多妩媚。春鸟:春天的鸟。青鸟。意:鸣叫之意。多哀:多孤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cháng)开。
复:又。再。春风:春天的风。多情:富于感情,常指对情人感情深挚。罗裳: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制作的下裳。犹罗裙。
译文注释
春林花多媚(mèi),春鸟意多哀。
春暖花开时节,野外林中花木争奇斗艳,明媚可爱。在如此美妙的环境中,鸟儿的鸣叫声显得孤哀凄绝。
春林:春天的树林。多媚:多妩媚。春鸟:春天的鸟。青鸟。意:鸣叫之意。多哀:多孤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cháng)开。
拂面的春风令人醉,多情的它似乎善解人意,轻轻撩起游春少女的衣衫。
复:又。再。春风:春天的风。多情:富于感情,常指对情人感情深挚。罗裳: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制作的下裳。犹罗裙。
赏析
诗的开篇,描写的是百花盛开、阳光明媚的春天景象:树木、小草披绿叶翠,郁郁葱葱;重重地垂挂在枝头的花朵,在微风的轻吻下摇摆不停;小蜜蜂贪婪地采集花蜜;婀娜多姿的鸟儿抖着美丽的衣裙,成双成对地在花丛中尽情飞舞,杜鹃鸟的歌声清凉动听,在树林里盘旋回荡。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春天里,人们领略到了鸟语花香的盎然春意。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是斑斓多姿、美丽动人的春景,但细细品位不难发现这其中还用了两个比喻,一是用林以花暗喻“女人以色媚人”,一是用鸟以意哀来暗喻“男以情动人”。这里用的是暗喻的修辞手法,明写花香鸟语,暗写男女之情。
一位游春的少女在野外尽兴地玩耍,温柔的春风轻轻地撩开了少女的罗裙。这本是自然现象,但诗人却赋予春风以生命,仿佛它也有了人的感情。春风尚且多情,有情的男子又在哪里呢?这美丽景色倘有意中人相伴,那该别有一番情趣。诗人在这里表现了少女对爱情生活的热烈追求和无限向往,而这一切由明白晓畅的语言娓娓到来,犹如涓涓细流,润人心田,好似一支优美的乐曲,清新悦耳,回味无穷,使人得到美的享受。
这首诗的显著特点,便是写活了一个“春”字。前三句都以“春”字开头,又用“春林”、“春鸟”、“春风”将三句紧密钩连在一起,这种手法在古诗中称为“钩句”,从另一个角度看,三句诗反复使用一个相同的字“春”,这种现象叫做“重字”。在唐以前的古诗中,特别是南朝民歌中,“重字”是发挥强调、反复、回环作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使用“春”字,起到了点题的作用,浓化了诗歌的意境,尽情地讴歌了春天。
这首诗写法含蓄,明写春景,实喻男欢女爱。全诗无一个描写爱情生活的词语,但却蕴寓着浓厚的爱情生活气息。诗人以鸟喻人,同时赋予春鸟、春风以多情恋人的性格特征,写来巧妙、委婉,富有极为动人的艺术感染力量。四句二十字,把一个少女春情萌动,热烈企盼恋爱的心理表现得精妙绝伦,淋漓尽致。
咸阳古堞
谢贞〔南北朝〕
咸阳古帝宅,雉堞何崔嵬。积石隐雪色,金银云中开。咸阳昔日称百二,函谷鸡鸣客如雾。秦王按剑叱风雷,天下诸侯尽西顾。三户萧条易水空,齐歌赵舞入秦宫。龙旂五丈金楼下,凤吹千门驰道中。璇霄阁道通天极,仙掌芙蓉正相直。月过文窗宝扇移,星临绣户妆奁密。绣户文窗拂采霞,黄山翠绕绕宫斜。王孙挟弹影台树,游女回舟绿岸花。岸花蹙绣连阡陌,十万朱门色..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阮瑀
谢灵运〔南北朝〕
管书记之任,有优渥之言。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金羁相驰逐,联翩何穷已。庆云惠优渥,微薄攀多士。念昔渤海时,南皮戏清沚。今复河曲游,鸣葭泛兰汜。躧步陵丹梯,并坐侍君子。妍谈既愉心,哀弄信睦耳。倾酤系芳醑,酌言岂终始。自从食蓱来,唯见今日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踏莎行 元旦
王寂〔南北朝〕
爆竹庭前,树桃门右。香汤□浴罢,五更后。高烧银烛,瑞烟喷金兽。萱堂次第、了相为寿。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