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二首 其二
萧衍 〔〕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萧衍
小名来历 萧衍,小名“练儿”。萧衍笃信佛教,练儿出自佛经,是梵语音译,全称“阿练若”或“阿兰若”,译成汉语,就是树林、寂静处、无诤地,指能远离喧噪,安心修习的禅定之所。 父亲的名讳要规避,小名也要规避,梁武帝的子孙为亲者讳,把“练”叫做“绢”。《颜氏家训·风操篇》讲到避讳时说:“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换之……梁武小名阿练..► 135篇诗文 ► 0条名句
四块玉·浔阳江
马致远〔〕
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琶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
译文
注释
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pí)琶(pa)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酲(chéng),客乍醒。
四块玉:曲牌名。入“南吕宫”。小令兼用。定格句式为:三三七、七、三三三。冷:凄冷,萧条。商女琵琶:此处暗指白居易的《琵琶行》。和:连,连同。酲:喝醉了神志不清。喻指酒浓。醒:醒悟,觉醒。
参考资料:
1、 关汉卿.《元曲三百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第83页
2、 齐义农.《诗情画意品读元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9月1
译文注释
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pí)琶(pa)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酲(chéng),客乍醒。
送客人走的时候,正是秋日,江面凄冷。歌会弹唱着送别的曲调,让人分外感伤。她可曾知道我在和着愁绪倾听。月亮已挂上了天空,酒意已浓,客居的人猛然惊醒。
四块玉:曲牌名。入“南吕宫”。小令兼用。定格句式为:三三七、七、三三三。冷:凄冷,萧条。商女琵琶:此处暗指白居易的《琵琶行》。和:连,连同。酲:喝醉了神志不清。喻指酒浓。醒:醒悟,觉醒。
参考资料:
1、 关汉卿.《元曲三百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第83页
2、 齐义农.《诗情画意品读元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9月1
赏析
“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琶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瑟瑟秋水,朗朗秋月,江滨送客,以酒饯行,歌女弹着送别的曲调,牵引出作者万般的离愁别绪,和着愁绪倾听着这断肠的曲调,时问仿佛己倒流,依稀可见当年唐朝诗人白居易贬谪江州时,浔阳江头夜送客,写下《瑟琶行》的情景。如今作者身临其境,郁郁不得志的遭遇使之对此诗产生了真切的共鸣。
“客乍醒”,是小令的收尾之笔,也是整篇的高潮,虽言“客”醒,实则主人和客人都己醒来。明写从酒中清醒过来,暗指作者从宦游生涯中醒来,产了强烈的隐归山野之心。一个“醒”字,表明了作者的醒悟,猛然意识到自己的仕途已到此为止,再在宦海沉浮已无多大意义,只有隐归山林,享受山村野趣,才是自己应该选择的道路。
词人把自己的经历、感受融迸了对历史往事的追思中,反映了元代知识分子沉浮宦海、郁郁不得志所产生的矛盾心情,这也是元代下层文人的普遍情绪。
本首小令怀古伤今,虽然篇幅较短,但辞句清淡,韵味悠长,与自居易的《琵琶行》一脉相通,表现出略带忧伤的官场失意情思。
咏怀诗十首 其九
释敬安〔〕
少读高僧传,抗志希远公。澄神五峰表,灭影二林中。迟回虎溪月,缅想刘雷踪。斯人邈千载,莲漏犹未终。涔涔浔阳潮,汩汩恨何穷。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过徐酡仙故宅
释敬安〔〕
门巷萧条长绿芜,流莺犹似劝提壶。野棠含雨梨花白,不见高阳旧酒徒。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薛九被谗去鲁
李白〔〕
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我笑薛夫子,胡为两地游。黄金消众口,白璧竟难投。梧桐生蒺藜,绿竹乏佳实。凤凰宿谁家,遂与群鸡匹。田家养老马,穷士归其门。蛾眉笑躃者,宾客去平原。却斩美人首,三千还骏奔。毛公一挺剑,楚赵两相存。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谖。信陵夺兵符,为用侯生言。春申一何愚,刎首为李园。贤哉四公子,抚掌黄泉里。借问笑何人,笑人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神仙诗
颜之推〔〕
红颜恃容色,青春矜盛年。自言晓书剑,不得学神仙。风云落时后,岁月度人前。镜中不相识,扪心徒自怜。愿得金楼要,思逢玉钤篇。九龙游弱水,八凤出飞烟。朝游采琼实,夕宴酌膏泉。峥嵘下无地,列缺上陵天。举世聊一息,中州安足旋。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