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乐
魏收 〔〕
绮窗斜影入,上客酒须添。翠羽方开美,铅华汗不沾。
关门今可下,落珥不相嫌。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魏收
年少成名 魏收的先祖是汉朝初年的高良侯魏无知。祖父魏悦是魏无知的六世孙,他性情深沉厚重,胸怀宽阔,宣城公李孝伯对他深为器重,把女儿嫁给了他。魏悦担任济阴太守,政绩斐然。魏收的父亲魏子建历任左光禄大夫,加封为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去世后,追赠为仪同三司、定州刺史,谥号文静。 魏收从小机警敏捷,不拘小节。十五岁时,已经熟悉了文章..► 13篇诗文 ► 0条名句
蝶恋花·急景流年真一箭
王国维〔〕
急景流年真一箭。残雪声中,省识东风面。风里垂杨千万线,昨宵染就鹅黄浅。又是廉纤春雨暗。倚遍危楼,高处人难见。已恨平芜随雁远,暝烟更界平芜断。
译文
注释
急景流年真一箭。残雪声中,省识东风面。风里垂杨千万线,昨宵染就鹅黄浅。
急景流年,形容光阴速逝。残雪:尚未化尽的雪。省识:犹认识。垂杨:垂柳。染就:染成。鹅黄:淡黄。
又是廉纤春雨暗。倚遍危楼,高处人难见。已恨平芜(wú)随雁远,暝烟更界平芜断。
廉纤:细小,形容微雨。危楼:高楼。平芜: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暝烟:傍晚的烟霭。界断:隔开。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190
2、 王传胪.王国维与人间词[J].四川:四川大学学报,2002:37(7).
译文注释
急景流年真一箭。残雪声中,省识东风面。风里垂杨千万线,昨宵染就鹅黄浅。
时光过的真快,这一年就像箭射过去一样,即将过去。在冬日的雪带着水滴落声中,仿佛看见了春天正在走来。在春风中杨柳枝条不停舞动,仿佛一夜间柳枝就长满了嫩芽。
急景流年,形容光阴速逝。残雪:尚未化尽的雪。省识:犹认识。垂杨:垂柳。染就:染成。鹅黄:淡黄。
又是廉纤春雨暗。倚遍危楼,高处人难见。已恨平芜(wú)随雁远,暝烟更界平芜断。
又是一个细雨的黄昏,登上高楼也看不见远处的人啊。可恨的原野一望无垠,只有那远方的大雁还在北往。傍晚的炊烟又起,隔断了远眺家人的视线,又是一天即将过去。
廉纤:细小,形容微雨。危楼:高楼。平芜: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暝烟:傍晚的烟霭。界断:隔开。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190
2、 王传胪.王国维与人间词[J].四川:四川大学学报,2002:37(7).
赏析
这实际上是一首思妇之词,但在景色描写之中,流露出一种对高远开阔之境的向往以及这种向往被现实遮断的悲哀。
“急景流年真一箭”是套用晏殊的“急景流年都一瞬”,只不过晏殊那首词透着一种旷达,而王国维这首词透着一种执着。此处的“残雪声中”可以是积雪融化之声,但也可以想像成夹杂着小雨的雪落下的声音。“省识东风面”是套用杜甫的“画图省识春风面”。杜甫指的是美人的容颜,而这里指的是春天的容颜。“风里垂杨千万线”写东风使杨柳垂枝变得柔软婀娜。“昨宵染就鹅黄浅”,写一夜柳枝就出现了黄色的新芽。这种季节交替是自然规律,可是春天对楼中思妇来说,意味更加深远。
“又是廉纤春雨暗,倚遍危楼,高处人难见”,冬天是门窗闭锁,春天虽然可以把门窗打开,但春天又有春雨的阻隔。朦胧的春雨把眼前一切都遮蔽了,纵然打开门窗,纵然登上高楼,还是无法纵目远望。“倚遍危楼,高处人难见”的“人”,既泛指视线中所能看见的人,又暗指思妇心中所思念的人。“又是”说明不止一年如此,而“危楼”和“高处”则突出了寂寞和孤独。
“已恨年华留不住,暝烟更界平芜断”是王国维惯用的句式。那遥远的地方总存着思妇的希望,可是现在天已黄昏,傍晚的烟霭已经知起,渐渐遮住了思妇的视线,远处的原野也逐渐看不清了。
王国维长年在外执教,所以他的闺怨词也不少,这首词一别前人之闺怨诗词,写得哀而不怨,算得上要王国维的代表之作了。
移夹竹桃
邹浩〔〕
将谓轻红间老青,元来一本自然成。叶如桃叶回环布,枝似竹枝罗列生。兰助珍羞香不断,萱留喜意色方明。更移此本家园去,岁岁花时献寿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食新
陆游〔〕
龙钟好在梦中身,剩喜今年又食新。不用更烦人祝鲠,轮囷瓜瓠是常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别得书字
李白〔〕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译文
注释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紫泥:用之以封玺书。
译文注释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南天水色遥远,舟行若在虚空。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好不容易贬谪人也发佳兴,竟然亲自来访我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日落时分愁看归鸟回巢,潭水澄清,喜观鱼儿跃水。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圣朝皇上一定会念思才华横溢的贾谊,应该不久就会降下紫泥书请你回去。
紫泥:用之以封玺书。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