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夜
白居易〔唐代〕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译文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匎叶垂鬓唇。
头上戴的是什么珠宝首饰呢?翡翠玉做的花饰垂挂在两鬓。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在她们的背后能看见什么呢?珠宝镶嵌的裙腰多稳当合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其中有几位都是后妃的亲戚,里面有虢国和秦国二位夫人。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翡翠蒸锅端出香喷的紫驼峰,水晶圆盘送来肥美的白鱼鲜。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她们捏着犀角筷子久久不动,厨师们快刀细切空忙了一场。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宦官骑马飞驰不敢扬起灰尘,御厨络绎不绝送来海味山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笙箫鼓乐缠绵宛转感动鬼神,宾客随从满座都是达官贵人。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有一个骑马官人是何等骄横,车前下马从绣毯上走进帐门。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白雪似的杨花飘落覆盖浮萍,青鸟飞去衔起地上的红丝帕。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杨家气焰很高权势无与伦比,切勿近前以免丞相发怒斥人!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511 .
2、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28-30 .
注释
三月三日¹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¹三月三日:为上巳日,唐代长安士女多于此日到城南曲江游玩踏青。
态浓¹意远²淑且真³,肌理细腻(nì)⁴骨肉匀⁵。
¹态浓:姿态浓艳。²意远:神气高远。³淑且真:淑美而不做作。⁴肌理细腻:皮肤细嫩光滑。⁵骨肉匀:身材匀称适中。
绣罗衣裳(shang)照暮春,蹙(cù)金孔雀银麒(qí)麟(lín)¹。
¹“绣罗”两句:用金银线镶绣着孔雀和麒麟的华丽衣裳与暮春的美丽景色相映生辉。
头上何所有?翠微¹匎(è)叶²垂鬓(bìn)唇³。
¹翠微:薄薄的翡翠片。微:一本作“为”。²匎叶:一种首饰。³鬓唇:鬓边。
背后何所见?珠压¹腰衱(jié)²稳称身。
¹珠压:谓珠按其上,使不让风吹起,故下云“稳称身”。²腰衱:裙带。
就中¹云幕²椒房³亲,赐名大国虢(guó)与秦。
¹就中:其中。²云幕:指宫殿中的云状帷幕。³椒房:汉代皇后居室,以椒和泥涂壁。后世因称皇后为椒房,皇后家属为椒房亲。
紫驼之峰¹出翠釜(fǔ)²,水精³之盘行⁴素鳞⁵。
¹紫驼之峰:即驼峰,是一种珍贵的食品。唐贵族食品中有“驼峰炙”。²釜:古代的一种锅。翠釜,形容锅的色泽。³水精:即水晶。⁴行:传送。⁵素鳞:指白鳞鱼。
犀(xī)箸(zhù)¹厌饫(yù)²久未下,鸾(luán)刀³缕切⁴空纷纶⁵。
¹犀箸:犀牛角作的筷子。²厌饫:吃得腻了。³鸾刀:带鸾铃的刀。⁴缕切:细切。⁵空纷纶:厨师们白白忙乱一番。贵人们吃不下。
黄门¹飞鞚(kòng)²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³。
¹黄门:宦官。²飞鞚:即飞马。³八珍:形容珍美食品之多。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¹杂遝(tà)²实要津³。
¹宾从:宾客随从。²杂遝:众多杂乱。³要津:本指重要渡口,这里喻指杨国忠兄妹的家门,所谓“虢国门前闹如市”。
后来鞍马¹何逡(qūn)巡²,当轩下马入锦茵。
¹后来鞍马:指杨国忠,却故意不在这里明说。²逡巡:原意为欲进不进,这里是顾盼自得的意思。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¹飞去衔红巾。
¹青鸟:神话中鸟名,西王母使者。相传西王母将见汉武帝时,先有青鸟飞集殿前(见《汉武故事》)。后常被用作男女之间的信使。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¹嗔(chēn)²!
¹丞相:指杨国忠,天宝十一载(752年)十一月为右丞相。²嗔:发怒。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511 .
2、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28-30 .
译文注释
三月三日¹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¹三月三日:为上巳日,唐代长安士女多于此日到城南曲江游玩踏青。
态浓¹意远²淑且真³,肌理细腻(nì)⁴骨肉匀⁵。
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
¹态浓:姿态浓艳。²意远:神气高远。³淑且真:淑美而不做作。⁴肌理细腻:皮肤细嫩光滑。⁵骨肉匀:身材匀称适中。
绣罗衣裳(shang)照暮春,蹙(cù)金孔雀银麒(qí)麟(lín)¹。
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
¹“绣罗”两句:用金银线镶绣着孔雀和麒麟的华丽衣裳与暮春的美丽景色相映生辉。
头上何所有?翠微¹匎(è)叶²垂鬓(bìn)唇³。
头上戴的是什么珠宝首饰呢?翡翠玉做的花饰垂挂在两鬓。
¹翠微:薄薄的翡翠片。微:一本作“为”。²匎叶:一种首饰。³鬓唇:鬓边。
背后何所罗?珠压¹腰衱(jié)²稳称身。
在她们的背后能看罗什么呢?珠宝镶嵌的裙腰多稳当合身。
¹珠压:谓珠按其上,使不让风吹起,故下云“稳称身”。²腰衱:裙带。
就中¹云幕²椒房³亲,赐名大国虢(guó)与秦。
其中有几位都是后妃的亲戚,里面有虢国和秦国二位夫人。
¹就中:其中。²云幕:指宫殿中的云状帷幕。³椒房:汉代皇后居室,以椒和泥涂壁。后世因称皇后为椒房,皇后家属为椒房亲。
紫驼之峰¹出翠釜(fǔ)²,水精³之盘行⁴素鳞⁵。
翡翠蒸锅端出香喷的紫驼峰,水晶圆盘送来肥美的白鱼鲜。
¹紫驼之峰:即驼峰,是一种珍贵的食品。唐贵族食品中有“驼峰炙”。²釜:古代的一种锅。翠釜,形容锅的色泽。³水精:即水晶。⁴行:传送。⁵素鳞:指白鳞鱼。
犀(xī)箸(zhù)¹厌饫(yù)²久未下,鸾(luán)刀³缕切⁴空纷纶⁵。
她们捏着犀角筷子久久不动,厨师们快刀细切空忙了一场。
¹犀箸:犀牛角作的筷子。²厌饫:吃得腻了。³鸾刀:带鸾铃的刀。⁴缕切:细切。⁵空纷纶:厨师们白白忙乱一番。贵人们吃不下。
黄门¹飞鞚(kòng)²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³。
宦官骑马飞驰不敢扬起灰尘,御厨络绎不绝送来海味山珍。
¹黄门:宦官。²飞鞚:即飞马。³八珍:形容珍美食品之多。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¹杂遝(tà)²实要津³。
笙箫鼓乐缠绵宛转感动鬼神,宾客随从满座都是达官贵人。
¹宾从:宾客随从。²杂遝:众多杂乱。³要津:本指重要渡口,这里喻指杨国忠兄妹的家门,所谓“虢国门前闹如市”。
后来鞍马¹何逡(qūn)巡²,当轩下马入锦茵。
有一个骑马官人是何等骄横,车前下马从绣毯上走进帐门。
¹后来鞍马:指杨国忠,却故意不在这里明说。²逡巡:原意为欲进不进,这里是顾盼自得的意思。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¹飞去衔红巾。
白雪似的杨花飘落覆盖浮萍,青鸟飞去衔起地上的红丝帕。
¹青鸟:神话中鸟名,西王母使者。相传西王母将罗汉武帝时,先有青鸟飞集殿前(罗《汉武故事》)。后常被用作男女之间的信使。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¹嗔(chēn)²!
杨家气焰很高权势无与伦比,切勿近前以免丞相发怒斥人!
¹丞相:指杨国忠,天宝十一载(752年)十一月为右丞相。²嗔:发怒。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511 .
2、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28-30 .
赏析
《清明夜》是白居易的写的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习俗。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但这首诗妙在未写清明的清冷。
“好风胧月清明夜”描写出诗人所处的环境是宜人的,月色是朦胧的,美好的月色使诗人迷醉于清明之夜,对环境的交待衬托出了诗人对美景的爱惜,也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碧砌红轩刺史家”在微风拂过的月色朦胧的清明之夜,诗人处在碧玉栏杆和红砖墙下的府邸里。诗人用“碧和红”字显示了自己愉悦的内心,在夜晚所望之处全是一些美好的色彩,以及精雕细琢的建筑,喜笑开颜,好不爽朗。
“独绕回廊行复歇”则写了诗人独自踱步在回旋的走廊中歌唱。诗人处在如此清明之夜迷人的月色中,喜上心头,开怀歌唱,在回廊里唱着歌抒发着内心愉悦的情怀。
“遥听弦管暗看花”交待出诗人思绪飘向了远方,恰又听到了远方的管弦之声,于是诗人安静下来认真倾听着弦声,自是不休闲。从另一方面,“遥听”和“暗看”却也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