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雪
白居易〔唐代〕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14-815 .
2、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384-386 .
注释
我宿五松下,寂寥(liáo)¹无所欢。
五松山:在今安徽省铜陵市南。媪(ǎo):老妇人。¹寂寥:(内心)冷落孤寂。
田盘¹秋作²苦³,邻女夜舂(chōng)寒⁴。
¹田盘:农盘。²秋作:秋天的劳作。³苦:劳动的辛苦,心中的悲苦。⁴夜舂寒:夜间舂米寒冷。舂:将谷物或药倒进器具进行捣碎破壳。此句中“寒”与上句“苦”,既指农盘劳动辛苦,亦指盘境贫寒。
跪进¹雕(diāo)胡饭²,月光明素盘³。
¹跪进:古人席地而坐,上半身挺直,坐在足跟上。²雕胡饭:即菰米饭。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³素盘:白色的盘子。一说是素菜盘。
令人惭¹漂(piǎo)母²,三谢³不能餐⁴。
¹惭:惭愧。²漂母:在水边漂洗丝絮的妇人。³三谢:多次推托。⁴不能餐:惭愧得吃不下。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14-815 .
2、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384-386 .
译文注释
我宿五松下,寂寥(liáo)¹无所欢。
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
五松山:在今安徽省铜陵市南。媪(ǎo):老妇人。¹寂寥:(内心)冷落孤寂。
田家¹秋作²苦³,邻女夜舂(chōng)寒⁴。
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
¹田家:农家。²秋作:秋天的劳作。³苦:劳动的辛苦,心中的悲苦。⁴夜舂寒:夜间舂米寒冷。舂:将谷物或药倒进器具进行捣碎破壳。此句中“寒”与上句“苦”,既指农家劳动辛苦,亦指家境贫寒。
跪进¹雕(diāo)胡饭²,月光明素盘³。
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
¹跪进:古人席地而坐,上半身挺直,坐在足跟上。²雕胡饭:即菰米饭。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³素盘:白色的盘子。一说是素菜盘。
令人惭¹漂(piǎo)母²,三谢³不能餐⁴。
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¹惭:惭愧。²漂母:在水边漂洗丝絮的妇人。³三谢:多次推托。⁴不能餐:惭愧得吃不下。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14-815 .
2、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384-386 .
赏析
在大自然众多的景物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冰清玉洁的天赋丽质,装篇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卷帙浩繁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况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
这首诗新颖别致,立意不俗。咏雪诗中写夜雪的不多,因为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富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诗特殊情况出发,跳出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窠臼,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再现出诗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篇雪的存在,而且暗示雪大,因为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冷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足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况于“寒”之外见出雪的又诗特篇。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说明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诗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表明雪下得大、积得深,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面烘托,句句写人,却处处见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的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转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的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的”这诗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的声”于“ 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表明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传达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独具诗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全诗布局井然,层层推进,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层次叙写,诗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结尾句以有声衬托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隽永清新,真切地呈现出诗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也表露无遗。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诗篇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体现白居易诗歌诗贯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