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三善殿夜望山灯诗

江总 〔南北朝〕

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
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新。
采珠非合浦,赠佩异江滨。
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
复制

赏析

  咏物诗在中国起源甚早。从现存作品来看,《诗经》中的《鸱鸮》,《楚辞》中的《桔颂》已肇其端。魏晋以后,作者渐众,作品渐多,如张协、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何逊等,都有“尚巧似”或“形似”的特色,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总结道:“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但这首诗咏山寺夜灯却基本上是出之以虚笔。首联言山灯明亮,照彻天地,如百花怒放,就像春天突然来到了人间。夜晚的冷寂,本不足比为春,今有灯火,不仅形象如花,亦为环境增添了暖色,所以这个比喻可以成立。这使世人想起了岑参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银花开。”比体和喻体之间反差也很大,这种相似或许不是偶然的。三、四两句是最实的一联,但写佛灯之盛、之亮,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五、六两句宕开一笔,调动神话传说,一方面渲染佛灯的不同寻常,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佛灯的神奇。至结尾处,诗人突发奇想,认为佛灯“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这固然是点出了某种喻意,但从自然现象来说,也是由黑夜到白天的一个自然的流程,从而使得通篇前后一体,非常圆融。

  诗人把黑暗的大千世界变为朗朗白昼,实则暗示佛教是人们心中的一盏明灯,但这层意思完全融于诗化的语言之中,毫无枯涩之感,这反映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甲戌诗人节永正偕守中过江问疾

刘峻〔南北朝〕

我诗入集凭君定,岂仅知音共乐哀。病倚东窗曾一快,诗人端午过江来。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玄圃讲诗

萧统〔南北朝〕

白藏气已暮,玄英序方及。稍觉螀声凄,转闻鸣雁急。穿池状浩汗,筑峰形嶪岌。旰云缘宇阴,晚景乘轩入。风来幔影转,霜流树条湿。林际素羽翾,漪间赪尾吸。试欲游宝山,庶使信根立。名利白巾谈,笔札刘王给。兹乐逾笙磬,宁止消悁邑。虽娱惠有三,终寡闻知十。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夜歌·始欲识郎时

佚名〔南北朝〕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太子重云殿受戒诗

庾肩吾〔南北朝〕

皇明执东曜,帝扆居北辰。小乘开治道,大觉拯苍民。殊途同义路,分流合智津。传香引上德,列伎进名臣。连阁翻如画,图云更似真。镜山衔殿影,梅梁落梵尘。苑桂恒留雪,天花不待春。万年逢瑞应,千生值法身。天衣初拂石,豆火欲燃薪。重善终无服,轻毛庶有因。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班婕妤怨

何楫〔南北朝〕

齐纨既逐箧,赵舞即凌人。履迹随恩故,阶苔逐恨新。独卧销香炷,长啼费锦巾。庭草何聊赖,也持秋当春。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