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悼亡二首 其二
王翰 〔唐代〕
九泉玉骨已埋冰,哭尽东风竟失声。万古香䰟心不死,一春娇眼泪难晴。
珠沉沧海终无梦,剑合延津自有情。几欲写真何处拟,梨花和月上银屏。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自题小园
白居易〔唐代〕
不斗门馆华,不斗林园大。但斗为主人,一坐十馀载。回看甲乙第,列在都城内。素垣夹朱门,蔼蔼遥相对。主人安在哉,富贵去不回。池乃为鱼凿,林乃为禽栽。何如小园主,拄杖闲即来。亲宾有时会,琴酒连夜开。以此聊自足,不羡大池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泊岳阳城下
杜甫〔唐代〕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译文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南国的江河众多,水程超过一千。岳阳城在巴陵山上,将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湖岸的风翻起晚浪,舟外的雪飘落灯前。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留滞他乡,有才无用,艰危时局,气节弥坚。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打算乘风破浪,放舟南下,说不定就像扶摇直上的九天鲲鹏。
参考资料:
1、
陈元生,高金波 .历代长江诗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3.8 :第296页 .
注释
江国¹逾(yú)²千里,山城近³百层。
¹江国:江河纵横的地方。²逾:越过。³近:将近。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¹未可料,变化有鲲(kūn)鹏(péng)²。
¹图南:语出《庄子》,谓鹏背青天,下乘风脊,一凌霄汉,图度南冥。今用为表示事业发韧,具有雄心壮志。²鲲鹏:庄子所假托的大鱼大鸟。
参考资料:
1、
陈元生,高金波 .历代长江诗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3.8 :第296页 .
译文注释
江国¹逾(yú)²千里,山城近³百层。
南国的江河众多,水程超过一千。岳阳城在巴陵山上,将近百层。
¹江国:江河纵横的地方。²逾:越过。³近:将近。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湖岸的风翻起晚浪,舟外的雪飘落灯前。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留滞他乡,有才无用,艰危时局,气节弥坚。
图南¹未可料,变化有鲲(kūn)鹏(péng)²。
打算乘风破浪,放舟南下,说不定就像扶摇直上的九天鲲鹏。
¹图南:语出《庄子》,谓鹏背青天,下乘风脊,一凌霄汉,图度南冥。今用为表示事业发韧,具有雄心壮志。²鲲鹏:庄子所假托的大鱼大鸟。
参考资料:
1、
陈元生,高金波 .历代长江诗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3.8 :第296页 .
赏析
以“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开端,写作者对岳阳的初识: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气势宏博,旋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转写近景: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江浪,小船上冰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既是对比,又是承辅,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近,一大一冷托衬出别样的悲怆。
“滞留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即使遭遇苦境停滞无法前行,心中的雄才大略也不会消退;艰难和危险反而更加激励气魄壮大,临危无惧而弥坚。接下来“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句以图南,鲲鹏自喻远大之志向无可披靡。顺承上句的情感又更升一层,至此,诗歌的情境推向最高潮,并与前段的宏伟景色遥相呼应,似断犹续,首尾相照。
这首诗主要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它的创作背景应该从“大历三年(768)冬”推出,安史之乱发生于天宝十四年(755),这场战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转变,也给知识分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阴影。这点也反映到杜甫的诗歌当中,从“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一句可以看出杜甫此时的心情是很失落的。也是很迷茫的。因为他说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安史之乱后的现实并未改变杜甫的忠君恋阙的心,但也流露出了一种迷茫的情绪。前途未卜,不知何去何从。其次,杜甫的诗歌十分重视炼字,他很讲究对仗,“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的对仗十分工整,其中“翻”和“洒”字用的也十分贴切。最后,杜甫在此诗中还用了典故,就是 “鲲鹏”,他引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前途的不可预料,非常贴切。
整首诗歌以豪景与壮志衬托出豪迈基调,又以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吴宫曲
张祜〔唐代〕
日下苑西宫,花飘香径红。玉钗斜白燕,罗带弄青虫。皓齿初含雪,柔枝欲断风。可怜倾国艳,谁信女为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奉和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徐彦伯〔唐代〕
夹道传呼翊翠虬,天回日转御芳洲。青潭晓霭笼仙跸,红屿晴花隔彩旒。香溢金杯环广坐,声传妓舸匝中流。群臣相庆嘉鱼乐,共哂横汾歌吹秋。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奉和圣制龙池篇
张九龄〔唐代〕
天启神龙生碧泉,泉水灵源浸迤延。飞龙已向珠潭出,积水仍将银汉连。岸傍花柳看胜画,浦上楼台问是仙。我后元符从此得,方为万岁寿图川。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