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仪秦传
王翰 〔唐代〕
强秦奋关中,六国环恣睢。西上望函谷,壮士不能踰。
地开天府险,法仿申韩馀。治道既出下,民性皆异趍。
彼哉苏张徒,挟诈从横书。捭阖中时议,三寸挠万夫。
韩赵弗敢违,齐楚从其驱。车骑颇张皇,威焰烜赫如。
最缓来踵迹,代衍还连茹。轲也论王道,妾妇明其狙。
周纲既陵替,秦治非远图。土地何其贪,生民何其辜。
兵甲日以縻,膏血日以涂。至今载简册,庄士长不愉。
斯人在三代,谗口伏显诛。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江村乱后
顾况〔唐代〕
江村日暮寻遗老,江水东流横浩浩。竹里闲窗不见人,门前旧路生青草。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重阳宴集同用寒字
张登〔唐代〕
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恩深百日泽,雨借九秋寒。望气人谣洽,临风客以难。座移山色在,杯尽菊香残。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岳阳楼
李商隐〔唐代〕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译文
注释
汉水方城带百蛮(mán),四邻谁道乱周班。
岳阳楼:岳阳西门城楼,唐玄宗开元中张说所建,俯临洞庭,为观览胜地。汉水方城:原指楚国誓死抗击齐国入侵的决心。此指楚国地域广袤。汉水:水名,又称汉江。方城,山名,在今河南叶县南。一说方城指春秋时楚国北面边境上的长城。带:领有。百蛮: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周班:周室封爵的等级。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高唐雨:此指男欢女爱之事。武关:古关隘,是秦国的南关。旧址在陕西商县东一百八十里处。
参考资料:
1、 李商隐 等.李商隐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11-112
2、 王士槾.唐人万首绝句选校注:齐鲁书社,1995:326-327
3、 李淼.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402
译文注释
汉水方城带百蛮(mán),四邻谁道乱周班。
浩浩的汉水巍巍的方城山,强盛的楚国统辖百蛮,四邻各国也没有谁议论这乱了周班。
岳阳楼:岳阳西门城楼,唐玄宗开元中张说所建,俯临洞庭,为观览胜地。汉水方城:原指楚国誓死抗击齐国入侵的决心。此指楚国地域广袤。汉水:水名,又称汉江。方城,山名,在今河南叶县南。一说方城指春秋时楚国北面边境上的长城。带:领有。百蛮: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周班:周室封爵的等级。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为什么自从迎娶了秦女做了一场高唐云雨梦,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心思去攻打武关。
高唐雨:此指男欢女爱之事。武关:古关隘,是秦国的南关。旧址在陕西商县东一百八十里处。
参考资料:
1、 李商隐 等.李商隐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11-112
2、 王士槾.唐人万首绝句选校注:齐鲁书社,1995:326-327
3、 李淼.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402
赏析
这首《岳阳楼》咏叹楚国由强变衰,讽谕楚王沉溺女色,使国势衰颓。李商隐的咏史诗,常常嵌入统治者沉溺于女色的慨叹,咏史中兼有爱情的色彩,是其咏史一大特色。
这首七绝前二句写楚国强大。楚国一度以方城山为城,以汉水为护城河,敢于与整个中原抗衡,秦国更不在话下。楚国统一了南方,若能乘胜前进,形势将有利于楚国。当时,诸侯四邻谁也不敢指责楚国打乱了周天下的秩序。这其实是借周失权柄、诸侯坐大之事暗喻唐王朝藩镇割据不服从中央。
后二句,语气一转,以一个设问词“如何”领起,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何楚王“一梦高唐雨”后,“自此无心入武关”?这“高唐雨”,自然是楚王在高唐梦见与女神交接。这件事是楚怀王还是楚襄王,历史上曾有很多争议。诗非具体的历史,不必去考证,只是泛指楚王即行了。历史学家会分析:秦楚之战,楚国由于政治、军事、经济等等因素,故亡于秦。但是诗是靠形象来说话的,靠神韵、兴趣来表达。君王“一梦高唐雨”以后,楚国就走向颓势了,以此暗喻唐代君主沉湎声色而缺乏远图,以表达胸中的愤懑之情。这一总趋势完全正确,所以这首七绝倒是从大处着墨,抓住了历史主流的。
岛夷行
施肩吾〔唐代〕
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黑皮年少学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