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赋得秋日悬清光

王维 〔唐代〕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
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
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
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天空寥廓环境清凉幽静,秋天的太阳特别明亮。
太阳浮包罗万象,浮影倒映在安静的河中。
秋浮原阔与青天相合,远远望去同江湖同沉浮。
白昼里阴气远离众树木,夕阳的斜影投向高楼。
宋玉登高埋怨秋气,张衡望远产生秋愁。
太阳余辉如果亮寄托,仕宦之云路怎会遥远?

注释

注释
秋日悬清浮:题出江淹《望荆山诗》:兮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浮。”
寥(liáo)廓(kuò):空旷深远。《楚辞·远游》:兮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晶明:明亮耀眼的样子。
圆浮:指日浮。万象:宇宙间一切事物或景象。
碎影:细碎的浮影。闲:静。
迥(jiǒng):远。青冥:形容青苍幽远。指青天。《楚辞·九章·悲回风》:兮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倏忽而扪天。”
江甸:指遥远的江边。甸,通兮淀”。
阴:指阴气。殊:绝,离。
危楼:高楼。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沮水》:兮危楼倾崖,恒有落势。”
兮宋玉”句:宋玉《九辩》:兮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凄凉)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坎廪(坎坷)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孤独)兮羁旅而无友生(知心朋友)。”
兮张衡”句:张衡《四愁诗》中有兮侧身东望涕沾翰”、兮侧身南望涕沾襟”等句。《四愁诗》序曰:兮(衡)出为河间相……时天下渐弊,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
馀辉:即余晖,比喻天子的恩泽。
云路:上天之路,升仙之路。喻仕宦显达。悠悠:形容遥远。《诗经·王风·黍离》:兮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赏析

  此诗为命题写景之作。首联上句“寥廓”、“凉天”皆点出物候变化,暗指试题中的“秋”。下句更是明点“白日”、“秋”,直接破题。二联上句正面写日光,下句以水中之倒影暗指日光,且一“碎”字形容出水波摇动,更显动感。三联从远处落笔,更分“青冥”、“江甸”上、下两个层次来写秋光。且“合”字可见上句为静态之描写,下句“浮”字为动态之描写。四联从近处落笔,以“昼阴”、“斜影”衬写日光,“殊”、“斜”二字又写出季节变化,点出诗题之“秋”字。五联用典,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古人以悲秋为传统,故此联亦有点题之意。然末联突起,一反上联之悲凉情调,代之以对仕宦之向往,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完善

、彭国忠 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惟良上人归润州

李端〔唐代〕

拟诗偏不类,又送上人归。寄世同高鹤,寻仙称坏衣。雨行江草短,露坐海帆稀。正被空门缚,临岐乞解围。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乞假归题候馆

薛能〔唐代〕

仆带雕弓马似飞,老莱衣上著戎衣。邮亭不暇吟山水,塞外经年皆未归。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喻常吾直(时为摄官)

元结〔唐代〕

山泽多饥人,闾里多坏屋。战争且未息,征敛何时足。不能救人患,不合食天粟。何况假一官,而苟求其禄。近年更长吏,数月未为速。来者罢而官,岂得不为辱。劝为辞府主,从我游退谷。谷中有寒泉,为尔洗尘服。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玩珠吟

天然〔唐代〕

识得衣中宝,无明醉自惺。百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知境浑非体,寻珠不定形。悟即三身佛,迷疑万卷经。在心心岂测,居耳耳难听。罔像先天地,渊玄出杳冥。本刚非锻鍊,元净莫澄停。盘泊逾朝日,玲珑映晓星。瑞光流不灭,真澄浊还清。鉴照崆峒寂,劳笼法界明。剉凡功不灭,超圣果非盈。龙女心亲献,蛇王口自倾。护鹅人却活,黄雀义犹轻。解语非关舌,能言不..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唐代〕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