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
屈原〔唐代〕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惟 通:唯)不抚壮而弃秽兮,何..
译文
注释
帝高阳之苗裔(yì)兮,朕皇考曰伯庸。
高阳:颛顼之号。苗裔:苗,初生的禾本植物。裔,衣服的末边。此苗裔连用,喻指子孙后代。朕:我。皇:美。考:已故的父亲。
摄提贞于孟陬(zōu)兮,惟庚(gēng)寅(yín)吾以降(jiàng)。
摄提:太岁在寅时为摄提格。此指寅年。贞:正。孟:开始。陬:正月。庚寅:指庚寅之日。古以干支相配来纪日。降:降生。
皇览揆(kuí)余初度兮,肇(zhào)锡(cì)余以嘉名:
揆:推理揣度。肇:开始。锡:通“赐”。名:命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字:表字,这里活用作动词,起个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chóng)之以修能。
内美:内在的美好品质。重:再。
扈(hù)江离与辟芷(zhǐ)兮,纫(rèn)秋兰以为佩。
扈:楚方言,披挂。江离芷:均为香草名。纫:草有茎叶可做绳索。秋兰:香草名。即泽兰,秋季开花。
汩(yù)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汨:水疾流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时光飞逝。不吾与:宾语前置,即“不与吾”,不等待我。
朝搴(qiān)阰(pí)之木兰兮,夕揽(lǎn)洲之宿莽(mǎng)。
搴:拔取。揽:采摘。宿莽:草名,经冬不死。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忽:迅速的样子。代序:指不断更迭。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惟 通:唯)
惟:思虑。迟暮:衰老。
不抚壮而弃秽(huì)兮,何不改乎此度?
抚:趁。此度:指现行的政治法度。
乘骐(qí)骥(jì)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骐骥:骏马。道:通“导”,引导。
昔三后之纯粹(cuì)兮,固众芳之所在。
三后:夏禹商汤周文王。固:本来。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huì)茝(chǎi)!
申椒菌桂:均为香木名。蕙茝:均为香草名。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耿介:光明正大。遵道:遵循正道。
何桀(jié)纣(zhòu)之猖(chāng)披兮,夫惟捷径以窘(jiǒng)步。
猖披:猖狂。捷径:邪道。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mèi)以险隘(ài)。
偷乐:苟且享乐。幽昧:黑暗。
岂余身之殚(dān)殃(yāng)兮,恐皇舆(yú)之败绩!
殃:灾祸。败绩:喻指君国的倾危。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zhǒng)武。
踵武:足迹,即脚印。
荃(quán)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jì)怒。
荃:香草名,喻楚怀王。齌怒:暴怒。
余固知謇(jiǎn)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謇謇:形容忠贞直言的样子。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故言。正:通“证”。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参考资料:
1、 许志刚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秦汉卷》 .沈阳 :辽海出版社 ,2006 :162-167 .
2、 言青 .《国学经典》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1 :137-151 .
3、 梅桐生 .《楚辞今译》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0 :1-33 .
译文注释
帝高阳之苗裔(yì)兮,朕皇考曰伯庸。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
高阳:颛顼之号。苗裔:苗,初生的禾本植物。裔,衣服的末边。此苗裔连用,喻指子孙后代。朕:我。皇:美。考:已故的父亲。
摄提贞于孟陬(zōu)兮,惟庚(gēng)寅(yín)吾以降(jiàng)。
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摄提:太岁在寅时为摄提格。此指寅年。贞:正。孟:开始。陬:正月。庚寅:指庚寅之日。古以干支相配来纪日。降:降生。
皇览揆(kuí)余初度兮,肇(zhào)锡(cì)余以嘉名:
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揆:推理揣度。肇:开始。锡:通“赐”。名:命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
字:表字,这里活用作动词,起个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chóng)之以修能。
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
内美:内在的美好品质。重:再。
扈(hù)江离与辟芷(zhǐ)兮,纫(rèn)秋兰以为佩。
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扈:楚方言,披挂。江离芷:均为香草名。纫:草有茎叶可做绳索。秋兰:香草名。即泽兰,秋季开花。
汩(yù)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汨:水疾流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时光飞逝。不吾与:宾语前置,即“不与吾”,不等待我。
朝搴(qiān)阰(pí)之木兰兮,夕揽(lǎn)洲之宿莽(mǎng)。
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搴:拔取。揽:采摘。宿莽:草名,经冬不死。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
忽:迅速的样子。代序:指不断更迭。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惟 通:唯)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体逐渐衰老。
惟:思虑。迟暮:衰老。
不抚壮而弃秽(huì)兮,何不改乎此度?
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
抚:趁。此度:指现行的政治法度。
乘骐(qí)骥(jì)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来呀,我在前引导开路!
骐骥:骏马。道:通“导”,引导。
昔三后之纯粹(cuì)兮,固众芳之所在。
从前三后公正德行完美,所以群贤都在那里聚会。
三后:夏禹商汤周文王。固:本来。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huì)茝(chǎi)!
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岂止联系优秀的茝和蕙。
申椒菌桂:均为香木名。蕙茝:均为香草名。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直,他们沿着正道登上坦途。
耿介:光明正大。遵道:遵循正道。
何桀(jié)纣(zhòu)之猖(chāng)披兮,夫惟捷径以窘(jiǒng)步。
夏桀殷纣多么狂妄邪恶,贪图捷径必然走投无路。
猖披:猖狂。捷径:邪道。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mèi)以险隘(ài)。
结党营私的人苟安享乐,他们的前途黑暗而险阻。
偷乐:苟且享乐。幽昧:黑暗。
岂余身之殚(dān)殃(yāng)兮,恐皇舆(yú)之败绩!
难道我害怕招灾惹祸吗,我只担心祖国为此覆没。
殃:灾祸。败绩:喻指君国的倾危。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zhǒng)武。
前前后后我奔走照料啊,希望君王赶上先王脚步。
踵武:足迹,即脚印。
荃(quán)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jì)怒。
你不深入了解我的忠心,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发怒。
荃:香草名,喻楚怀王。齌怒:暴怒。
余固知謇(jiǎn)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我早知道忠言直谏有祸,原想忍耐却又控制不住。
謇謇:形容忠贞直言的样子。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上指苍天请它给我作证,一切都为了君王的缘故。
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故言。正:通“证”。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期:约定。羌:楚语,表转折,相当于现在的“却”。
参考资料:
1、 许志刚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秦汉卷》 .沈阳 :辽海出版社 ,2006 :162-167 .
2、 言青 .《国学经典》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1 :137-151 .
3、 梅桐生 .《楚辞今译》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0 :1-33 .
赏析
第一章(被贬)53行:诗人从自己的家世和出生写起,回顾了自己有生以来的努力、追求、奋斗以及所遭受的失败,满腔悲愤地表述了矢志不渝的精神和九死未悔的态度。
第二章(反思)38行;接着面对自己的失败,进行了一番深刻的反思。毕竟惨遭失败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诗人以“路径似未看清兮”领起,先以“退身修整服装”一般地表现自己的反思,但仅如此则缺乏波澜,且难以深入,所以借“家姐”这个人物从反面来责备、劝说,以逼出“找舜帝评理去”一节,既深化了反思,又强化了情感。连情谊最亲密、对自己最关心的“家姐”,也如此责骂、劝说,世上还有谁能理解自己呢?一气之下便“找舜帝评理去”。反思的结果,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第三章(再试)38行:又积极地重新求索,然而上下求索后却没有结果。诗人写自己的“仔细寻路”。这是在遭遇诽谤之后的重新努力,但无论叩“天门”还是“求美女”,都以失败告终。
第四章(徘徊)38行:诗人又陷入苦闷与徘徊之中。辛辛苦苦的求索又遭失败,究竟何去何从?诗人无奈,于是“取琼茅来卜卦”,请灵氛为他占算以决疑。灵氛卜卦的结果是必须远游离开楚国才有出路。经过一番考虑,仍然犹豫不决。于是再请巫师降神求教。之后,又经反复审慎的思索,最终决定“远游自离去”,离开楚国出游。
第五章(他投)21行;通过审慎思虑后,诗人结束了自己的徘徊,认可了灵氛的“吉卦”,选择“吉日”出发。但充满憧憬的出游还是因为“眷顾楚国”而中途放弃了:”曲身回首停步“。结果只能选择以死殉国,“追随彭咸归去!”
诗歌通篇是第一人称叙事的结构,情节分明,脉络清晰,而它的言志、抒情,则全都融入叙事过程之中,密切结合情节发展的具体阶段来进行,从而达到一种悲愤倾诉的强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