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其二
张泌 〔唐代〕
红杏,红杏,交枝相映,密密濛濛。一庭浓艳倚东风,香融,透帘栊。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天长阮少府湖上客归
法振〔唐代〕
孤棹移官舍,新农寄楚田。晴林渡海日,春草长湖烟。卧对闲鸥戏,谈经稚子贤。佳期更何许,应向啸台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春江独钓
戴叔伦〔唐代〕
独钓春江上,春江引趣长。断烟栖草碧,流水带花香。心事同沙鸟,浮生寄野航。荷衣尘不染,何用濯沧浪。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灵武范司空
权德舆〔唐代〕
上略在安边,吴钩结束鲜。三公临右地,七萃拥中坚。旧垒销烽火,新营辨井泉。伐谋师以律,贾勇士争先。塞迥晴看月,沙平远际天。荣薰知屈指,应在盛秋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宿白马寺
张继〔唐代〕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译文
注释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chà)见遗踪。
白马驮经:传说汉明帝遗使去天竺(今印度)求佛法,有天竺僧摄摩腾和竺法兰至洛阳,同时有白马驮经而来,故所建佛寺名白马寺,白马驮经即指此事。刹:佛寺。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jī)思浓。
萧萧:风声。羁思:即羁旅之思。在外做客思念故乡的心情。
参考资料:
1、 肃静,阿华编,中国名胜风光诗词选,中国书店,1992.01,第84页
2、 王曙著,新编唐诗故事集 黄河长江亲情篇,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1,第193页
译文注释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chà)见遗踪。
汉代白马驮经的事早已过去,只剩下断碑和残破的古庙留下遗迹。
白马驮经:传说汉明帝遗使去天竺(今印度)求佛法,有天竺僧摄摩腾和竺法兰至洛阳,同时有白马驮经而来,故所建佛寺名白马寺,白马驮经即指此事。刹:佛寺。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jī)思浓。
这茅草房上吹起了萧瑟的秋风,一夜的浙沥秋雨给人带来了多少别思离情。
萧萧:风声。羁思:即羁旅之思。在外做客思念故乡的心情。
参考资料:
1、 肃静,阿华编,中国名胜风光诗词选,中国书店,1992.01,第84页
2、 王曙著,新编唐诗故事集 黄河长江亲情篇,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1,第193页
赏析
南歌子·脸上金霞细
温庭筠〔唐代〕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欹枕覆鸳衾。隔帘莺百啭,感君心。
译文
注释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diàn)深。欹(qī)枕覆鸳衾(qīn)。隔帘莺百啭(zhuàn),感君心。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南柯子“”风蝶令“。金霞:指帐中的妆饰物灿烂生辉,光彩照人。一说指两颊妆色匀称,有光泽,若彩霞状。又说指额头之饰物,即额黄。细:清淡。古代女妆有浓淡二种。翠钿:唐宋女子的一种面饰,用绿色花钿粘在眉心,或制成小圆形贴在嘴边酒窝的地方。钿,即花钿,用极薄的金属、彩纸等剪成各种小花、小鸟、小鸭等形状的饰物。欹枕:斜靠在枕头上。欹,一作“倚”。鸳衾:绣有鸳鸯鸟图形的彩色锦被。帘:一作“俨”。百啭:形容声音宛转动听。啭,一作“转”。
参考资料:
1、 徐国良 方红芹 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5
2、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66
3、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63-64
4、 柯宝成 编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24-25
5、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50-51
译文注释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diàn)深。欹(qī)枕覆鸳衾(qīn)。隔帘莺百啭(zhuàn),感君心。
脸上映出朝霞的点点金光,春色在眉间翠钿处徜徉。斜倚在凤凰枕畔,凝视锦被上的鸳鸯。帘外晓莺唱着幽婉的歌,似知我思君的一片情肠。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南柯子“”风蝶令“。金霞:指帐中的妆饰物灿烂生辉,光彩照人。一说指两颊妆色匀称,有光泽,若彩霞状。又说指额头之饰物,即额黄。细:清淡。古代女妆有浓淡二种。翠钿:唐宋女子的一种面饰,用绿色花钿粘在眉心,或制成小圆形贴在嘴边酒窝的地方。钿,即花钿,用极薄的金属、彩纸等剪成各种小花、小鸟、小鸭等形状的饰物。欹枕:斜靠在枕头上。欹,一作“倚”。鸳衾:绣有鸳鸯鸟图形的彩色锦被。帘:一作“俨”。百啭:形容声音宛转动听。啭,一作“转”。
参考资料:
1、 徐国良 方红芹 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5
2、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66
3、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63-64
4、 柯宝成 编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24-25
5、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50-51
赏析
这首词写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词人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把相思之情写得非常含蓄,极尽深婉缠绵之风格。
起拍两句,写女主人公卧于金帐中的神情,通过对面部的刻画表现出来,看似平淡闲适。接着“倚枕”句笔锋暗转,写女主人公倚枕独眠,烘染感情,透出她的孤寂与思恋。“隔帘”二句,写闻莺而惜春,闻莺而思人,再次拉大反差,加重女主人公女主人公的悲哀。时已暮春,黄莺百啭,引起了女主人公的惜春怀春之情,更感念情人的深情厚意。“感君心”三字,将相思之情点明。从“覆鸳衾”到“莺百啭”,是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恐此期间,相思正苦。
此词前两句抒情不露痕迹,次两句若隐若现,末句直吐衷肠。全词除运用象征、触景生情的手法来表达深婉的相思之情外,还有直接剖白“感君”的心曲,但此“感君”之心依旧隐约,不可捉摸,达到一种欲露不露、若隐若现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无限联想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