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御箭连中双兔

苏颋 〔唐代〕

宸游经上苑,羽猎向闲田。
狡兔初迷窟,纤骊讵着鞭。
三驱仍百步,一发遂双连。
影射含霜草,魂消向月弦。
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
那似陈王意,空随乐府篇。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天子游猎经过上林苑,士卒负羽箭走向荒田。
三窟之狡兔奔跑快捷,骏马追赶岂用得上鞭。
网开一面更衬出百步神技,一箭射中双兔连。
清晨兔影映在含霜草上,魂魄消于如月弓弦。
欢呼声惊动寒天树木,洋洋喜气溢满了晴天。
哪像陈王那样子,只能把射猎场面寄于诗篇。

注释

注释
宸(chén)游:帝王之巡游,此指天子游猎。
羽猎:帝王出猎,士卒负羽箭随从,故称“羽猎”。
狡:狡猾。窟:洞窟,这里指窝。
纤(xiān)骊(lí):古骏马名。讵(jù):岂,怎。
三驱:古王者田猎之制。谓田猎时须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
含霜草:意指清早草上的霜还未融化。
向月弦:拉开后形状如满月的弓弦。
寒木:泛指寒天的树木。
陈王:指三国魏曹植。曹植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乐府篇:指曹植的《名都篇》。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在写作上似乎有些类似曹植的《名都篇》。首联写天子的狩猎队伍,从皇宫出发经过上林苑到达目的地——闲田。“闲”字至关重要,它说明了天子狩猎不是在良田上举行,不扰民,不害农。二三联写射兔过程,描写了一个热闹紧张的场面,其中“一发遂双连”是直点题目。四联从人、弓两方面描写射猎场景:上句言狡兔,“含霜草”意指霜还未化的清晨时分;“向月弦”,状写弓被拉得极满,如满月,这是借弓称美皇帝的技艺。五联是承上联而来,“欢声”、“喜气”都是对御箭连中双兔的说明,“动寒木”和“满晴天”,极言随从者称颂山呼之声。尾联以议论作结,犹言吾皇实有武技,胜于只在诗篇中空见射猎之事的陈思王曹植。

  此诗有两点值得注意:一、运用了衬托手法。狡兔三窟,兔子其实是一种灵敏矫健的动物,故很难射中,加上为示好生之德,狩猎时要让开一道,更增加了射猎的难度。但尽管如此,天子还是连中了两兔。射中双兔,除了因为有良弓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在于有百步穿杨的技术,而这种技术在反衬之下就显得尤为高超了,是对君王射艺的一种称赞。二、尾联含义深刻巧妙。陈思王曹植曾作乐府诗《名都篇》,写洛阳贵族子弟如何耽于斗鸡走马之乐,而无治国忧民之心,中间两度出现“我”字,看似自责,其实是刺世。诗人说“那似陈王意”,就意味着他写这首诗所抱的心情和曹植是不同的,并未对狩猎本事心存讽刺。文治武功向来是封建社会衡量好的君主的两个重要标准,此诗从一个方面,向读者展示了这种观念的影响。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苏颋

思如泉涌  唐隆政变后,苏颋负责草拟诏书。他随口述说,让书吏抄写,不仅速度很快,而且斟酌恰当。书吏多次对他道:“请您口述得稍慢一些,我们记不过来,恐怕会把手腕累坏。”宰相李峤叹道:“苏舍人思如泉涌,我比不上啊。”不让前朝  开元初期,苏颋、李乂担任中书侍郎,主掌文诰。一次,唐玄宗对苏颋道:“则天朝有李峤、苏味道,并称苏李,才冠当..► 93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还俗尼(本是歌妓)

吴融〔唐代〕

柳眉梅额倩妆新,笑脱袈裟得旧身。三峡却为行雨客,九天曾是散花人。空门付与悠悠梦,宝帐迎回暗暗春。寄语江南徐孝克,一生长短托清尘。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蜀入关

罗邺〔唐代〕

文战连输未息机,束书携剑定前非。近来从听事难得,休去且无山可归。匹马出门还怅望,孤云何处是因依。斜阳驿路西风紧,遥指人烟宿翠微。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陇头水二首 其二

陈叔宝〔唐代〕

高陇多悲风,寒声起夜丛。禽飞暗识路,鸟转逐征蓬。落叶时惊沬,移沙屡拥空。回头不见望,流水玉门东。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送崔子向

严维〔唐代〕

旅食来江上,求名赴洛阳。新诗踪谢守,内学似支郎。行怯秦为客,心依越是乡。何人作知己,送尔泪浪浪。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行路难

张崇〔唐代〕

君不见古来行路难,只有荆卿报燕丹。感君恩厚为君死,自知故国一去无生还。秋风易水自今古,中有恩情别时语。武阳饮酒荆卿歌,壮士相看面如土。秦山嵽嵲秦关高,奋身西上腾惊猱。尽倾肝胆许知己,性命不啻轻鸿毛。画图再拜王心喜,图穷匕首明秋水。劫土复地计全非,何处秦云泣燕鬼。当时一语思匡国,精神动天虹贯日。狂谋肇祸鬼不祀,大业帝嬴天与力。虎须..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