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二首·其二
沈如筠 〔唐代〕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动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译文
注释
陇底嗟长别,流襟(jīn)一动君。
流襟:泪流沾湿衣襟。形容极度悲哀。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幽咽:谓声音低沉、轻微。此处形容哭泣声。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3-44
译文注释
陇底嗟长别,流襟(jīn)一动君。
陇山底我们哀叹长相别,伤心流泪竟沾湿了衣襟。
流襟:泪流沾湿衣襟。形容极度悲哀。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在分别的地方哪里还能说什么,那就是一场生离死别啊!
幽咽:谓声音低沉、轻微。此处形容哭泣声。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3-44
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陇山底我们哀叹长相别,伤心流泪竟沾湿了衣襟。
在分别的地方哪里还能说什么,那就是一场生离死别啊!
注释
流襟:泪流沾湿衣襟。形容极度悲哀。
幽咽:谓声音低沉、轻微。此处形容哭泣声。
旅舍除夜
皮日休〔唐代〕
永夜谁能守,羁心不放眠。挑灯犹故岁,听角已新年。出谷空嗟晚,衔杯尚愧先。晚来辞逆旅,雪涕野槐天。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宋氏五女(若芬五女:若华、若昭、若伦、若宪、若茵)
王建〔唐代〕
五女誓终养,贞孝内自持。兔丝自萦纡,不上青松枝。晨昏在亲傍,闲则读书诗。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少年绝音华,贵绝父母词。素钗垂两髦,短窄古时衣。行成闻四方,征诏环珮随。同时入皇宫,联影步玉墀。乡中尚其风,重为修茅茨。圣朝有良史,将此为女师。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临洛水
李世民〔唐代〕
春搜驰骏骨,总辔俯长河。霞处流萦锦,风前漾卷罗。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九子坡闻鹧鸪
李群玉〔唐代〕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輈格磔声。曾泊桂江深岸雨,亦于梅岭阻归程。此时为尔肠千断,乞放今宵白发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杜甫〔唐代〕
肠断江春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江春 一作:春江)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舞 一作:去)
译文
肠断江春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江春 一作:春江)
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舞 一作:去)
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注释
肠断江春欲尽头,杖藜(lí)徐步立芳洲¹。(江春 一作:春江)
漫兴:随兴所至,信笔写来。¹芳洲:长满花草的水中陆地。
颠(diān)狂¹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舞 一作:去)
¹颠狂:本指精神失常,引申为放荡不羁。
译文注释
肠断江春欲尽头,杖藜(lí)徐步立芳洲¹。(江春 一作:春江)
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
漫兴:随兴所至,信笔写来。¹芳洲:长满花草的水中陆地。
颠(diān)狂¹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舞 一作:去)
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¹颠狂:本指精神失常,引申为放荡不羁。
赏析
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成之。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
杜甫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其本意是写景抒情,并未有批判女子作风的意思,但因为其中两句所用意象“柳”“桃花”也用来形容女子,所谓残花败柳,面若桃花等。且诗中极尽其轻浮的状态,所以常被后人用来暗指女子作风的轻佻,不羁。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篇诗文 ► 条名句
完善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