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再上湘江

柳宗元 〔唐代〕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复制

赏析

  永贞元年(805),柳宗元曾溯湘江上行到永州贬所,度过了难熬的困顿生活。十年之后又要逆湘江而上去到比永州更加遥远偏僻的柳州任职,柳宗元想到重返京城施展抱负的希望更加渺茫,不禁思绪万千.悲愁满腔,发出了“不知从此去,更遣几时回”的深沉慨叹。虽然诗只有短短二十个字,但却透露了虽一再被贬,仍斗争不屈的意志。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这两句,紧扣题目中的“再上湘江"四字。此时是春末夏初,湘江水暖,江水碧绿,两岸杂花生树,青山叠翠,柳宗元对众山之会的湘水之流早就醉心过。可是此时此地,他却无心欣赏,只用“好在湘江水”一句带过,便回到他的再度被贬这一令人伤心的事件上来,所以次句诗,便紧接首句,顶前补足,用“今朝又上来”承接,不着议论,不写景物.满腔悲愤,藏而不露。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这两句,转笔写对前途的忧虑。不知此去要经过几度春秋?贬在离京城万里之外的荒远边州,何时才能被召还?瞻望前途,真是不寒而栗啊!柳宗元离开京城长安以后,对京城是眷恋的,那里是政治中心,是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地方,而柳州当时是一片开垦很少的荒凉之地,古树参天,杂草丛生,毒蛇猛兽,比比皆是,而且瘴疠之气盛行,中原人士一向把这里视为畏途,从秦汉以来,这里一直是谪放罪人的地方。想到这些,他自然盼望被召回京。

  在《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诗中,从“翁仲遗墟草树平”一句看来,他已流露出“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情怀。刘禹锡酬赠诗中的“归目并随回雁尽”,也同样流露出对京城的眷恋和对北归的企望,但是柳宗元此去却再没有回来。元和十年六月二十七日柳宗元到达柳州;七月十七日,随他同去的同祖弟柳宗直便突然患暴病去世了。柳宗元由于长期被贬远州,精神上受到压抑,已经是未老先衰。元和十四年(819),宪宗因受尊号,实行大赦,经裴度说情,宪宗才决定在这次大赦中召回柳宗元。然而此时柳宗元已经病人沉疴,诏书未到柳州,宗元便在这年的十一月八日含冤长逝了。 “更遣几年回”的希望,晚年盼望与好友刘禹锡作邻居的心愿,一切都落空了。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的诗句,已经成为诗谶,一代大文学家柳宗元只活了四十七岁。读此诗,对他的悲剧生涯,读者会感到痛借的。

  《再上湘江》是一首五言绝句,语言朴素无华,如对友人说家常话,毫无斧凿痕迹,通俗而又自然。后两句诗用虚拟的手法来表现前途未卜的情景,用一句设问“更遣几年回”来作结,把思维活动表现得很真切,颇有情趣。虽篇幅短小,仍不失为一篇清新隽永的小诗。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柳宗元

柳宗元

  唐宪宗元和l0年(公元815年)6月,柳宗元被贬官来到柳州任刺吏,至元和14年(公元819年)11月8日,病逝于柳州。他在柳州的时间虽然仅有4年,但却为柳州黎民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如重修孔庙、兴办学堂书院、破除巫神迷信、开凿饮用水井、释放抵债奴婢、植树造林等,促进了柳州地方文明的发展,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柳州的百姓非常怀念他,给他立祠,..► 179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亭字

杨廉〔唐代〕

远目瞰秦坰,重阳坐灞亭。既开黄菊酒,还降紫微星。箫鼓谙仙曲,山河入画屏。幸兹陪宴喜,无以效丹青。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酬韦嗣立祭酒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大僚之作

崔泰之〔唐代〕

关塞临伊水,骊山枕灞川。俱临隐路侧,同在帝城边。谢公兼出处,携妓玩林泉。鸣驺喷梅雪,飞盖曳松烟。闻琴幽谷里,看弈古岩前。落日低帏帐,归云绕管弦。叨荣惭北阙,微尚爱东田。寂寞灰心尽,萧条尘事捐。朝思登崭绝,夜梦弄潺湲。宿怀南涧意,况睹北溪篇。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草堂肖遥寺

李章〔唐代〕

罗什留真嗣,重扉掩碧松。邻僧来紫阁,远径接圭峰。雨气晴先润,庭阴午后浓。依稀祖师意,瘦倚一枝筇。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野外遥占浑将军

史昂〔唐代〕

山头一队欲凌云,白马红旗出众群。诸人气色不如此,祇应者个是将军。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巫山高(一作阎复本诗)

阎立本〔唐代〕

君不见巫山高高半天起,绝壁千寻尽相似。君不见巫山磕匝翠屏开,湘江碧水绕山来。绿树春娇明月峡,红花朝覆白云台。台上朝云无定所,此中窕窈神仙女。仙女盈盈仙骨飞,清容出没有光辉。欲暮高唐行雨送,今宵定入荆王梦。荆王梦里爱秾华,枕席初开红帐遮。可怜欲晓啼猿处,说道巫山是妾家。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