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裴迪南门秋夜对月 / 裴迪书斋望月

钱起 〔唐代〕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夜色渐浓,月亮升起,月光洒满了庭宇和楼台。几个朋友聚在一起,饮酒吟诗。
所在的深深的庭院,层内门户早已关闭,户外万籁俱寂。一阵清风吹来,枝叶沙沙,引发无限寒意。
月色太亮,喜鹊误以为天色已明,扑刺刺猛然飞起,震落了片片秋叶。鹊起叶飏,飘然四散。
面对这样的月色,将会惹动多少人的愁思。

注释

注释
裴迪:钱起、王维的友人,几人多有诗作唱和。
谢公:这里借指裴迪的书斋。原义一般指安徽宣城的谢朓楼。谢朓于南朝齐明帝时出任宣城太守,于城关凌阳山顶建造一室取名曰“高斋”。唐初宣城人为怀念谢朓,于“高斋"旧址新建一楼,因楼位于郡治之北,人称“北楼”或“北望楼”。李白曾多次来宣城,登此楼凭吊,赋诗抒怀。《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末联:“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故该楼又被称为“谢公楼”、“谢朓楼”。

赏析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几个朋友聚在一起,饮酒吟诗。不知不觉中,夜色渐浓,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洒满了庭宇和楼台。谢公楼,晋时谢庄写过著名的《月赋》,这里借指裴迪的书斋。饮酒吟诗的热烈场面随着月光的流泻,完全被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意味所代替。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此刻诗人才注意到,主人所在的深深的庭院,层层门户早已关闭,户外万籁俱寂。一阵清风吹来,枝叶沙沙,引发无限寒意。人们顿时感到秋夜的清凉。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这两句由写四周的寂静和初秋的凉意转入写月光,但也还不是正面描写。月色无形无影,正面描写确实困难。钱起借鉴了前人的经验的同时,还化用了前人的诗句。曹操《短歌行》说:“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鹊惊”句就是从这里来的。月色太亮了,以致喜鹊误以为天色已明,扑刺刺猛然飞起,震落了片片秋叶。鹊起叶飏,飘然四散,显得别有情趣。比起曹诗,钱起的这句诗写得更为凝练,更富诗意了。

  “萤远入烟流”,用的也是侧面描写的方法。沈德潜说:“月夜萤光自失,然远入烟丛,则仍见流矣。此最工于体物。”用烟霭的暗淡衬托萤光,又用萤光之流失衬托月明,可谓运思入妙。有了这两句,一个月明千里的银色世界,异常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诗人由领略、欣赏美好的月光,渐渐陷入了沉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面对这样的月色,将会惹动多少人的愁思呢?最后两句以问句作结,留待读者去揣摩、思考,显得意味深长。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华字)

韦述〔唐代〕

修文中禁启,改字令名加。台座征人杰,书坊应国华。赋诗开广宴,赐酒酌流霞。云散明金阙,池开照玉沙。掖垣留宿鸟,温树落馀花。谬此天光及,衔恩醉日斜。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李侍御问

皎然〔唐代〕

入道曾经离乱前,长干古寺住多年。爱贫唯制莲花足,取性闲书树叶篇。自笑不归看石榜,谁高无事弄苔泉。身外空名何足问,吾心已出第三禅。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入关旅次言怀

黄滔〔唐代〕

寸心唯自切,上国与谁期。月晦时风雨,秋深日别离。便休终未肯,已苦不能疑。独愧商山路,千年四皓祠。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乐府杂咏六首 花成子

陆龟蒙〔唐代〕

春风等君意,亦解欺桃李。写得去时真,归来不相似。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卢秀才南台

贾岛〔唐代〕

居在青门里,台当千万岑。下因冈助势,上有树交阴。陵远根才近,空长畔可寻。新晴登啸处,惊起宿枝禽。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