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景秋坪侍郎甘肃总督署拂云楼诗二篇 其二
谭嗣同 〔〕
金城置郡几星霜,汉代穷兵拓战场。岂料一时雄武略,遂令千载重边防。
西人转饷疲东国,南仲何年罢朔方。未必儒生解忧乐,登临偏易起旁皇。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谭嗣同
剑胆琴心 在浏阳乃至中国的历史上,维新志士谭嗣同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他为戊戌变法慷慨赴义的壮举感召日月。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谭嗣同从少年时代起,就有“剑胆琴心”的雅号。 在才常路的“谭烈士专祠”里,曾经有一幅谭嗣同摄于南京的照片,那年他32岁,外穿月白色长衫,内着玄色武士装,左手叉腰,右手持剑,浓眉俊目,闪闪似电,有一种..► 23篇诗文 ► 0条名句
七律·忆重庆谈判
毛泽东〔〕
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为民。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译文
注释
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为民。
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
墨吏:贪官污吏。
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哀鸿:悲鸣的鸿雁。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救苍生:拯救中国人民。
参考资料:
1、 人民网.七律·忆重庆谈判
译文注释
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为民。
有田有地的都是我的主人,无法无天的却是你的国民。
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
重庆当官的都是贪官污吏,延安得每一寸土地都黄金。
墨吏:贪官污吏。
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
我们炸桥挖路是为了团结,夺地争城是为了革命斗争。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纵便哀鸿遍地血流满地,这无非是想拯救中国人民。
哀鸿:悲鸣的鸿雁。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救苍生:拯救中国人民。
参考资料:
1、 人民网.七律·忆重庆谈判
赏析
“有田有地皆吾主”,诗人在此传达给我们的意思并不是表面的有田有地的人都是我的主人,而有更深的意思,即:全中国广大人民都是我的主人;工人、农民将当家作主,田、地将收归国有。
接着诗人一转,剑锋指向蒋介石集团,“无法无天是为民”。反动派认为我们共产党不交出军队就没有合法地位,那么我们这群“无法无天”的革命者就是你的国民。1945年3月1日,蒋介石就亲口说过:共产党交出军队,才有合法地位。而毛主席回答道:“我们没有交出军队,所以没有合法地位,我们是‘无法无天’。”(引自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一文)这里的“为民”就是指国民党政府的百姓。
“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句,诗人概括地写出“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不同情形。重庆的国民党官僚个个都是贪官污吏,而共产党领导的延安每一寸土地都是黄金。前者腐败没落,后者廉洁清明、欣欣向荣。
“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句,写了共产党同国民党所进行的斗争。人民军队“炸桥挖路”是为了团结,即解放全中国人民;我们夺地争城是为了同反动派作斗争,为了建设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中国。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句,诗人告诉我们,斗争是会流血的;中国的土地哀鸿遍野,血流遍地,但这一切无非是为了最后拯救中国人民,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旧中国中解救出来。最后一句,诗人庄严地表达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与良心。
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
王维〔〕
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
译文
注释
微官易得罪,谪(zhé)去济川阴。
微官:小官。济川:济水。阴:水南为阴。
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执政:掌握国家大权的人。持法:执法。明君:贤明的君主。照:一作“无”。
闾阎(yán)河润上,井邑(yì)海云深。
闾阎: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河润:指沿河湿润之地;河流沿岸。井邑:城镇。海云深:近海云气浓重。
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bìn)侵。
归来:指回到京城。各:一作“多”。年鬓:年龄与鬓发。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3
2、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00-102
译文注释
微官易得罪,谪(zhé)去济川阴。
官职卑微最容易获罪,我被贬谪到济水之滨。
微官:小官。济川:济水。阴:水南为阴。
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执政者正坚持以法办事,圣明之君主原无贬斥之心。
执政:掌握国家大权的人。持法:执法。明君:贤明的君主。照:一作“无”。
闾阎(yán)河润上,井邑(yì)海云深。
村落在黄河浸润的岸边,城镇的上空海云浓深。
闾阎: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河润:指沿河湿润之地;河流沿岸。井邑:城镇。海云深:近海云气浓重。
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bìn)侵。
纵然有回到京城的一天,只怕岁月早已染白了双鬓。
归来:指回到京城。各:一作“多”。年鬓:年龄与鬓发。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3
2、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00-102
赏析
这首诗用曲折委婉的笔法,表现了作者被贬谪的怨愤和归期难测的愁情。
首联“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二句点题,首句写自己官职卑微,动辄得咎,言外之意,执政者为所欲为,怨愤之情已溢于言表。当时的执政者是张说,他和太乐令刘贶的父亲刘知几有矛盾,王维是和刘贶同时遭贬的。
颔联“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写得怨而不怒,表面上为唐玄宗开脱,也说执政者是执法办事,其实是托讽。钟惺说:“持法二字周旋感慨,立言甚妙。”谭元春也说这两句表现得“极忠厚,极不忠厚”,都认为是委婉地点出了唐玄宗是听了张说之言,至有此行。
颈联“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作跌宕之气,由眼前的离别悬想济州的风土情况。
尾联“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则又进一步表示自己负罪不轻,正当年少,却远愁年鬓之改,邈无归期,慨叹转深。
全诗充分反映了王维对此次获罪被贬的打击心有余悸,然而又并非完全心灰意冷的心情。
客惠团茶
邹浩〔〕
久矣去清班,无因预匪颁。殊方得高义,使我失愁颜。月满浮云散,龙飞瑞气还。炎氛自辟易,归路见乡关。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夺锦轩
陆游〔〕
夺锦轩中醉倚栏,锦屏紫翠插云端。平生不喜言争夺,付与游人自在看。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