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二首·其二
鲁迅 〔〕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译文
注释
雨花台边埋断戟(jǐ),莫愁湖里余微波。
雨花台:在南京聚宝山上,原为名胜,国民政府时在此杀害革命者。现辟为革命烈士墓。埋断戟:这里比喻战士虽死而壮志未灭。莫愁湖:南京水西门外名胜,相传六朝时有女卢莫愁曾住这里,因而得名。余微波:象征革命烈士宁死不屈的崇高精神,如莫愁湖里的微波不绝,流传后世。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美人:在这里指革命烈士。浩歌:大声歌唱,比喻作者思念革命烈士而慷慨悲歌。
参考资料:
1、 金鹰.橄榄小集: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年:353-355页
译文注释
雨花台边埋断戟(jǐ),莫愁湖里余微波。
雨花台边埋葬着为革命英勇牺牲的烈士,他们的革命精神像莫愁湖里的微波不断流传给后代。
雨花台:在南京聚宝山上,原为名胜,国民政府时在此杀害革命者。现辟为革命烈士墓。埋断戟:这里比喻战士虽死而壮志未灭。莫愁湖:南京水西门外名胜,相传六朝时有女卢莫愁曾住这里,因而得名。余微波:象征革命烈士宁死不屈的崇高精神,如莫愁湖里的微波不绝,流传后世。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我)所思念的革命者已经被杀害再也见不到了,只有在归来的路上为追忆他们面对祖国的河山慷慨高歌。
美人:在这里指革命烈士。浩歌:大声歌唱,比喻作者思念革命烈士而慷慨悲歌。
参考资料:
1、 金鹰.橄榄小集: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年:353-355页
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雨花台边埋葬着为革命英勇牺牲的烈士,他们的革命精神像莫愁湖里的微波不断流传给后代。
(我)所思念的革命者已经被杀害再也见不到了,只有在归来的路上为追忆他们面对祖国的河山慷慨高歌。
注释
注释
雨花台:在南京聚宝山上,原为名胜,国民政府时在此杀害革命者。据统计,仅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在这里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约达20万人左右。当地有五色小石,名“雨花石”。现辟为革命烈士墓。埋断戟(jǐ):唐杜牧《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消”,这里比喻战士虽死而壮志未灭。
莫愁湖:南京水西门外名胜,相传六朝时有女卢莫愁曾住这里,因而得名。余微波:象征革命烈士宁死不屈的崇高精神,如莫愁湖里的微波不绝,流传后世。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有“余波流衍”的说法。
美人:在这里指革命烈士。
浩歌:大声歌唱,比喻作者思念革命烈士而慷慨悲歌。
五月五日蜀州放解榜第一人杨鉴具庆下孤生怆然有感
陆游〔〕
甲午五月之庚寅,渊鱼跃起三江津。震雷霔雨夜达晨,我知决定非凡鳞。人生富贵不逮亲,万钟五鼎空酸辛。少年得禄羞常珍,调节滋味躬爨薪。彻食奉盥授帨巾,此乐岂复论贱贫。嗟我不孝负鬼神,俯仰二纪悲如新。仕宦空饱息与嫔,左右供养无复辰。子行射策对枫宸,綵衣楚楚映华绅。溯江亟归娱老人,切勿著意长安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东窗遣兴
陆游〔〕
东窗徙倚当闲游,水长池鱼自满沟。花气袭人浑欲醉,鸟声唤客又成愁。百年光景输攲枕,万里风烟入倚楼。欲写乌丝还懒去,诗名老去判悠悠。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商山四皓庙一绝
杜牧〔〕
吕氏强梁嗣子柔,我于天性岂恩雠。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李白〔〕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
译文
注释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
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
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
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
译文注释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
南楼的夜色多清爽,风流人士都聚集到了武昌。
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
宋中丞大人就像古时的庾亮公一样喜爱赏秋月,乘着高兴坐在胡床上。
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
玉笛声声,宛如流水清婵;满地的银霜如从银河缓缓下降。
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
我兴犹未了,真怀念庾亮的潇洒,让我们干杯吧,把酒喝光!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