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感赋
秋瑾 〔〕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译文
注释
百结愁肠郁(yù)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百结:形容疙瘩很多。郁,阴郁。
思亲堂上茱(zhū)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茱初插:刚刚插上茱萸。句乍裁:刚刚锤炼好诗句。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kuì)乏仲宣才。
元亮:晋陶渊明字元亮,常对菊饮酒。登楼:登高楼赋诗。仲宣:东汉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生于公元177年(汉灵帝熹平6年),死于公元217年(汉献帝建安22年),“建安七子”之一。仲宣才:即指如王粲一样的才能。
良时佳节成辜(gū)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良时:美好时光。
译文注释
百结愁肠郁(yù)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
百结:形容疙瘩很多。郁,阴郁。
思亲堂上茱(zhū)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重阳节这天,我刚刚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给妹妹写起诗来。
茱初插:刚刚插上茱萸。句乍裁:刚刚锤炼好诗句。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kuì)乏仲宣才。
面对秋菊,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才能。
元亮:晋陶渊明字元亮,常对菊饮酒。登楼:登高楼赋诗。仲宣:东汉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生于公元177年(汉灵帝熹平6年),死于公元217年(汉献帝建安22年),“建安七子”之一。仲宣才:即指如王粲一样的才能。
良时佳节成辜(gū)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美好的时光中,佳节枉被辜负。那过去欢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无人了。
良时:美好时光。
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
重阳节这天,我刚刚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给妹妹写起诗来。
面对秋菊,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才能。
美好的时光中,佳节枉被辜负。那过去欢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无人了。
注释
九日:夏历九月九日是赏菊、登高节。
百结:形容疙瘩很多。郁,阴郁。
茱初插:刚刚插上茱萸。
句乍裁:刚刚锤炼好诗句。
元亮:晋陶渊明字元亮,常对菊饮酒。
登楼:登高楼赋诗。
仲宣:东汉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生于公元177年(汉灵帝熹平6年),死于公元217年(汉献帝建安22年),“建安七子”之一。仲宣才:即指如王粲一样的才能。
良时:美好时光。
书驿壁二首 其一
陆游〔〕
猿叫铺前雪欲作,鬼门关头路正恶。泥深三尺马蹄弱,霜厚一寸客衣薄。朝行过栈暮渡笮,夜投破驿火煜爚。人生但要无愧怍,万里窜身元不错。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咏怀诗十首 其七
释敬安〔〕
余生秉微尚,块独甘云栖。幽涂盛荆棘,兰蕙何离披。鸱鸮相叫啸,猿狖复鸣悲。真如既不变,万有徒纷驰。将舍有漏身,一饱豺虎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其二
周恩来〔〕
东风催异客,南浦唱骊歌。转眼人千里,消魂梦一柯。星离成恨事,云散奈愁何。欣喜前尘影,因缘文字多。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