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石榴
方干 〔唐代〕
亭际夭妍日日看,每朝颜色一般般。满枝犹待春风力,
数朵先欺腊雪寒。舞蝶似随歌拍转,游人只怕酒杯干。
久长年少应难得,忍不丛边到夜观。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新年
贾岛〔唐代〕
嗟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译文
注释
嗟(jiē)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嗟:叹息。龙钟身:年老的身体。龙钟,年迈。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
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谁能……北宗人:当时国家正遭受战火,此句表现自己身为佛教中人对战争的无能为力。北宗:佛教禅宗的一派,以神秀为代表。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译文注释
嗟(jiē)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叹息着这年老的身体怎么能像年一样循环更新呢。
嗟:叹息。龙钟身:年老的身体。龙钟,年迈。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在石门旁思索了很久要不要隐退,看见铜镜里年老的容貌忍不住再三窥视。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
花又开了,路旁移来了新的树,我心里知道这是故国的春天来了。
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谁能来扫平心中的不满呢?反正不是佛教的。
谁能……北宗人:当时国家正遭受战火,此句表现自己身为佛教中人对战争的无能为力。北宗:佛教禅宗的一派,以神秀为代表。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赏析
江西道中作三首
张祜〔唐代〕
日落江村远,烟云度几重。问人孤驿路,驱马乱山峰。夜入霜林火,寒生水寺钟。凄凉哭途意,行处又饥凶。西江江上月,远远照征衣。夜色草中网,秋声林外机。渚田牛路熟,石岸客船稀。无复是乡井,鹧鸪聊自飞。秋滩一望平,远远见山城。落日啼乌桕,空林露寄生。烧畬残火色,荡桨夜溪声。况是会游处,桑田小变更。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
刘禹锡〔唐代〕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与柳宗元相比,刘禹锡就荣幸得多。他二人虽同时遭贬,但柳宗元生性沉郁,而刘禹锡则生性达观。柳宗元多病,刘禹锡康健。苏东坡评柳宗元“发纤浓于古简,寄至味于淡泊。”而刘禹锡在此,则还多了一团生机和气。所以柳宗元年仅四十七而逝,刘禹锡则寿高七十余,比白居易略差一点。柳宗元也没有如刘、白二人,得以交圭峰宗密大师这样佛教中的泰山北斗,也不如李翱那样得以结交药山唯俨这样的禅林宗匠。这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当太守时送别圭峰大师时所作的诗,并以此诗作为“介绍信”,介绍给白居易。圭峰大师与刘禹锡、白居易还有一段交往,的确是鲜为人知。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忘却言。”这里,刘禹锡盛赞圭峰大师累世修行,得到了极高的智慧。在释迦牟尼佛的众多弟子中,阿难尊者号称“多闻”第一,所有的佛经,都是经他背诵出来的。圭峰大师是华严宗的五祖,对佛教理论在当时是天下独步。同时圭峰大师还是禅宗荷泽宗的第五代祖师。这两重崇高的地位和卓绝的修行,当然堪称“多闻第一”又“忘却言”了。
“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这里“七祖”指六祖大师的弟子荷泽神会禅师。因神会禅师的努力,南禅击败了北禅,确立了六祖的地位,而他也在后来被唐德宗“钦封”为“七祖”。“便门”是方便法门的简称。禅宗讲“教外别传”,对“三乘”教法不那么看重,而注重“直指人心”的方便法门。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圭峰大师曾一度离开陕西卢县草堂寺到江南游历。自从隋炀帝开大运河以来,经洛阳汴河,在泗州入淮河,又经淮安、扬州入长江。故舟行极为方便。圭峰大师此行当在刘禹锡任和州刺史的太和(唐文宗年号,827—836)年间。长安到江南称“东泛”,再回长安自然为“西归”了。草堂寺为姚秦时鸠摩罗什大师译经故地,现今仍为中国佛教祖庭之一,地处终南山北麓。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白居易以侍郎身分,居河南府尹,地位极高,信佛之诚,又超过刘禹锡和柳宗元。白居易还与圭峰师叔洛阳神照禅师熟识,圭峰大师在洛阳与白居易相会,想必就更加热闹了。一起谈佛论禅,必然相契。
御试后进诗
王贞白〔唐代〕
三时赐食天厨近,再宿偷吟禁漏清。二十五家齐拔宅,人间已写上升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舟中临帖呈黎太仆
张乔〔唐代〕
龙门凤阁足经营,柳脚颜头尽有情。只向夫人为弟子,谁从舞女得神明。危峰阻日流空远,素月镂金耀腕轻。不是题书分大醉,如何羊婢易成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