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三安仁山庄五首 其三
崔颢 〔唐代〕
车马东城路,寻君至北山。为从人境出,弥觉世情闲。
月在清潭上,风归暗筱间。此时心最得,长啸不能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崔颢
“有文无行”说崔颢 《黄鹤楼》名扬天下。凭借这一首诗,崔颢本可以知名度很高,但为什么会出现本文开头所说的那样,历代对他的记述不多呢?有些材料甚至连他的生年都存有疑问,而写成(704?—754年)。我查了一下旧版《辞源》,关于崔颢的注释,除了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外,仅有“唐诗人,有文无行。终司勋员外郎……”句。怎么个无行?并无记载。..► 43篇诗文 ► 0条名句
齐州送祖三
王维〔唐代〕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译文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才相逢刚刚以一笑相对,又相送变成了阵阵啜泣。
祖帐河伤离,荒城复愁入。
祖帐里我河经感伤离别,荒城中我更加发愁独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天寒季节远山一片明净,日暮时分大河格外迅急。
解缆君河遥,望君犹伫立。
解开缆绳你就迅速远去,遥望着你的我还久久伫立。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86 .
2、
邓安生 等 .王维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0 :35-36 .
注释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zhàng)¹已伤离,荒城²复愁入。
¹祖帐:为出行者饯行所设的帐幕。古人出行,上路前要祭路神,称“祖”,后来引申为饯行。此句一作“祖帐已伤离”。²荒城:即边城的意思。指齐州。一说指济州。
天寒远山净,日暮(mù)长河¹急。
¹长河:指济水,齐州在济水南。
解缆(lǎn)¹君已遥,望君犹伫(zhù)立²。
¹缆:系船的绳索。²伫立:久立。此句一作“望君空伫立”。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86 .
2、
邓安生 等 .王维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0 :35-36 .
译文注释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才相逢刚刚以一笑相对,又相送变成了阵阵啜泣。
祖帐(zhàng)¹河伤离,荒城²复愁入。
祖帐里我河经感伤离别,荒城中我更加发愁独入。
¹祖帐:为出行者饯行所设的帐幕。古人出行,上路前要祭路神,称“祖”,后来引申为饯行。此句一作“祖帐河伤离”。²荒城:即边城的意思。指齐州。一说指济州。
天寒远山净,日暮(mù)长河¹急。
天寒季节远山一片明净,日暮时分大河格外迅急。
¹长河:指济水,齐州在济水南。
解缆(lǎn)¹君河遥,望君犹伫(zhù)立²。
解开缆绳你就迅速远去,遥望着你的我还久久伫立。
¹缆:系船的绳索。²伫立:久立。此句一作“望君空伫立”。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86 .
2、
邓安生 等 .王维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0 :35-36 .
赏析
此诗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为送别友人祖咏而写的作品。
现高逢方一笑,高送还成泣。海起句平易如话,写两人才高逢又高别了,刚高兴了一会,此时又悲伤了起来。这两句语言朴实平易但蕴含的情感又很丰富。现高逢海、现高送海、现方海、现还海传达出来去匆匆的遗憾。现还成泣海一方面表明友情是多么真挚、深厚;另一方面短暂的现笑海对现泣海又起了反衬、加强的作用。这两句真是天生的好言语。下两句亦是叙别。济州位于黄河下游,作者在《被出济州》中谓之现井邑海云深海,谪居于此,自然更生遥远之感了。他的愁入荒城,也含有不甘于这种境遇的意思。那首也是作于济州的《赠祖三咏》写道:现贫病子(指祖)既深,契阔(离散、劳苦)余不浅。海可见二人皆是天涯沦落人,因此友情就显得分外深厚了。现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海这两句写到环境,仿佛一路絮谈,周围环境都未顾及,此时友人解缆离去,才注意到伫望中的这些景象。这两句使人产生时间感,现祖帐海进行了多长时间啊。这景象引起作者特别注意,自是迎合了他此时的情绪,表现出友人离去造成自己的空虚感、落寞感,而现日暮长河急海更加重了心绪的撩乱。沈德潜称现着此二语,下‘望君’句愈觉黯然。海(《唐诗别裁》)诗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望着友人离去,真是现黯然销魂海至极了。现解缆君已遥海,写船达,实则怨船达;现望君犹伫立海,一个现犹海可见他是何等执着。这类的诗句很多,只是王维这两句用两个现君海分明是谈话口吻,仿佛此时他在心里默默地与友人在交谈。
这首诗叙别情,在王维同类诗歌中,显得特别浓挚深至,而语言表达又很自然素朴,现天寒海二句的描写也似是不经意间的点染,王文濡评曰:现不设色而意自远,是画中之白描高手。海(《历代诗评注读本》)这真是现淡者屡深海(司空图语)了。
东都酺宴四首
张说〔唐代〕
重华升宝历,轩帝眇闲居。政成天子孝,俗返上皇初。忘味因观乐,欢心寄合酺.自怜疲马意,恋恋主恩馀。朱城尘曀灭,翠幕景情开。震震灵鼍起,翔翔舞凤来。雕盘装草树,绮乘结楼台。共喜光华日,酣歌捧玉杯。晓月调金阙,朝暾对玉盘。争驰群鸟散,斗伎百花团。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恺宴惟今席,馀欢殊未穷。入云歌袅袅,向日伎丛..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萍乡唐禀正字
齐己〔唐代〕
新书声价满皇都,高卧林中更起无。春兴酒香薰肺腑,夜吟云气湿髭须。同登水阁僧皆别,共上渔船鹤亦孤。长忆前年送行处,洞门残日照菖蒲。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古塞下曲
李颀〔唐代〕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译文
注释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jì)城傍。
蓟:州名,治所在今天津蓟县。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漠北:即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海上:瀚海之上,沙漠上。
军书发上郡(jùn),春色度河阳。
河阳:今河南孟县。
袅(niǎo)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出塞曲:汉李延年造,曲调悲切。
译文注释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jì)城傍。
远行的人早早就骑上了骏马,行途直指蓟城的旁边。
蓟:州名,治所在今天津蓟县。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蓟城北通大漠,我万里辞别故乡。
漠北:即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大漠瀚海上,燃起万千烽火,黄沙之中,曾是千百年来的战场。
海上:瀚海之上,沙漠上。
军书发上郡(jùn),春色度河阳。
军书急迫,发至上郡,春色青青,越过了中州河阳。
河阳:今河南孟县。
袅(niǎo)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长安宫中的柳条已经婀娜多姿,塞北地区的桑条依然颜色青青。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琵琶呜咽,弹出令人泪垂的出塞曲,横笛声声,令人肝肠寸断。
出塞曲:汉李延年造,曲调悲切。
赏析
“塞下曲”,唐代乐府题,多写边塞之事。此篇乃仿古之作,故称“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此诗前四句写万里辞家,远赴边塞。早晨骑马出发,直指蓟城,行程匆匆,字里行间透射出一股豪气。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中间四句写边地见闻。“海上”“沙中”呼应“漠北”。“军书”“春色”,本为静物,加以“发”“度”二字,顿变鲜活,急切迅疾,气势飞动。一写战事,一写时节,一写边关,一写中原,刚健明快。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最后四句一写色,一写声,颜色清丽,声调凄恻,先喜后悲,更显其悲。
通观全篇,格调苍凉,既有一点悲,又有一点壮,诚为《河岳英灵集》所评:“发调既清,修辞亦秀”,“足可歔欷,震荡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