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见鹊巢
蒋冽 〔唐代〕
鹊巢性本高,更在西山木。朝下清泉戏,夜近明月宿。
非直避网罗,兼能免倾覆。岂忧五陵子,挟弹来相逐。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瑶台顶 其七 巫咸谷
王翰〔唐代〕
深谷逶迤策马过,松门行尽入烟萝。凤声出树大音作,鸟迹留沙古篆多。草树昔年沾帝泽,泉流今日是恩波。知君要上经纶策,未许烟霞理钓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奉和幸神皋亭应制
宋之问〔唐代〕
清跸喧黄道,乘舆降紫宸。霜戈凝晓日,云管发阳春。台古全疑汉,林馀半识秦。宴酣诗布泽,节改令行仁。昔恃山河险,今依道德淳。多惭献嘉颂,空累属车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官柳
张琰〔唐代〕
不见桥东黄布帘,树犹如此我何堪。袅袅亭亭忒无赖,又将春色误江南。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寒塘
赵嘏〔唐代〕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译文
注释
晓发(fà)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晓发:早起弄发。寒塘:秋天的池塘。坐:因。
乡心正无限,一雁(yàn)度南楼。
乡心:思乡之心。度:一解为“飞越”,一解为“飞入”。
参考资料:
1、 范凤驰.新选唐诗:西苑出版社,2004:131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769
译文注释
晓发(fà)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清晨起来到水边去梳洗,因在寒塘得见一派凉秋。
晓发:早起弄发。寒塘:秋天的池塘。坐:因。
乡心正无限,一雁(yàn)度南楼。
思乡之情正值无比烦乱,又见一只孤雁飞过南楼。
乡心:思乡之心。度:一解为“飞越”,一解为“飞入”。
参考资料:
1、 范凤驰.新选唐诗:西苑出版社,2004:131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769
赏析
前二句谓早起临水梳发,因此(“坐”)在塘边看到寒秋景色。但如此道来,便无深意。这里两句句法倒装,则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点明时序,深秋是容易触动离情的季节,与后文“乡心”关合;二是暗示羁旅困顿,到塘边梳洗,以水为镜;三是由句式倒装形成“梳发见秋”意,令人联想到“羞将白发照渌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的名句,这就暗含非但岁华将暮,而人生也进入迟暮。十字三层,言浅意深。
上言秋暮人老境困,三句更加一层,点出身在客中。而“乡心”字面又由次句“见秋”引出,故自然而不见有意加“码”。客子心中蕴积的愁情,因秋一触即发,化作无边乡愁。“无限”二字,颇有分量,决非浮泛之辞。乡愁已自如许,然而末句还要更加一“码”:“一雁度南楼”。初看是写景,意关“见秋”,言外其实有“雁归人未归”意。写人在难堪时又添新的刺激,是绝句常用的加倍手法。韦应物《闻雁》云:“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就相当于此诗末二句的意境。“归思后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唐诗别裁》)“一雁”的“一”字,极可人意,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如写“群雁”便乏味了。前三句多用齿舌声:“晓”、“梳”、“水”、“见秋”、“乡心”、“限”,读来和谐且有切切自语之感,有助表现凄迷心情,末句则不复用之,更觉调响惊心。此诗末句脍炙人口,宋词“渐一声雁过南楼也,更细雨,时飘洒”(陈允平《塞垣春》),即从此句化出。
此诗兼层深与浑成,主要还是作者生活感受深切,又工吟咏,“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笋未生而苞节已具,非寸寸为之也。若先措意,便刻画愈深,愈堕恶境矣。”(毛先舒)此理又不可不知。
偶作寄朗之
白居易〔唐代〕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斗醲干酿酒,夸妙细吟诗。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老来多健忘,唯不忘..
译文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朦胧烟雨之中。
注释
千里莺啼¹绿映红,水村山郭²酒旗³风。
¹莺啼:即莺啼燕语。²郭:外城。此处指城镇。³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¹四百八十寺²,多少楼台³烟雨⁴中。
¹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²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³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⁴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译文注释
千里莺啼¹绿映红,水村山郭²酒旗³风。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¹莺啼:即莺啼燕语。²郭:外城。此处指城镇。³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¹四百八十寺²,多少楼台³烟雨⁴中。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朦胧烟雨之中。
¹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²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³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⁴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