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登三台言志应制
许敬宗 〔唐代〕
中天表云榭,载极耸昆楼。圣作规玄造,轩阿复聿修。
高门符令节,形胜总神州。企翼抟禽萃,飞甍燕雀游。
缀星罗百拱,缘汉转三休。旦云生玉舄,初月上银钩。
妙管含秦凤,仙姿丽斗牛。形言防处逸,粹藻发嘉猷。
荷生无以谢,尽瘁竟何酬。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许敬宗
修史妄改 敬宗自从掌管国史,记事曲从迎合、曲直不正。当初,虞世基与敬宗的父亲许善心一起被宇文化及杀害,封德彝当时为内史舍人,完全看到了当时的情况,因此对人说:“虞世基被诛杀,世南伏地而行请求替兄受死,善心被处死,敬宗手舞足蹈用来求生。”人们以此为话柄,敬宗非常怨恨这件事,到了为德彝立传的时候,大肆强加他的罪恶。敬宗女儿嫁给左监..► 26篇诗文 ► 0条名句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
陈子昂〔唐代〕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译文
注释
紫塞(sài)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方边塞。青春:此指春天。
对此芳樽(zūn)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yán)宇虚。
滴沥:形容滴水。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大臣书:陈子昂在光宅元年(684年)以布衣身份,诣阙进上《谏灵驾入京书》和《谏政理书》,可谓上了“大臣书”。
参考资料:
1、 王岚 译注.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07-109
译文注释
紫塞(sài)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北方边塞隔断白云,春天时节明月初升。
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方边塞。青春:此指春天。
对此芳樽(zūn)夜,离忧怅有馀。
面对如此美酒良辰,遭逢别离惆怅满胸。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yán)宇虚。
花瓣挂满清凉露珠,檐边滴尽水珠叮咚。
滴沥:形容滴水。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思君念君想赠什么?献书论政是我初衷。
大臣书:陈子昂在光宅元年(684年)以布衣身份,诣阙进上《谏灵驾入京书》和《谏政理书》,可谓上了“大臣书”。
参考资料:
1、 王岚 译注.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07-109
赏析
这首诗诗继续写宴会上的情景,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上书论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
后首诗开头“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二句写景,前句写旅程之展望,为虚写;后句写眼前之场景,是实写。此联形式上为对仗,内容上既点明诗题的“春夜”,又可见一种高迈的情怀。接着“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二句,是说虽然处于良辰美景之中,但在这个充斥着离情别意的场面上,一切都变得黯然,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五六二句“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冷情境,这两句与前首五六两句意境相通,寓情于景,从景物描写中可见人物心理,表达出朋友离别依依不舍的深情。最后二句作者自豪地向友人宣告:“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表明作者此行非为其他,而是向国家献书论政,本是为了政治事业。因此他对友人没有什么世俗礼品可赠,只愿他们能理解和支持自己的这次远行。由于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因而诗篇虽略有感伤色彩,但基调却高昂明快,并不给人以任何低徊悲抑之感。
这组诗因反复渲染离情而带上了一层淡淡的愁绪,但作者并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应不温不火。“火”则悲吟太过而感情浅露;“温”则缺乏蕴藉而情致不深。诗写离情别绪意态从容而颇合体度,有如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气象至为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
黄滔〔唐代〕
乡名里号一朝新,乃觉台恩重万钧。建水闽山无故事,长卿严助是前身。清泉引入旁添润,嘉树移来别带春。莫凭栏干剩留驻,内庭虚位待才臣。虽言闽越系生贤,谁是还家宠自天。山简槐兼诸郡命,郑玄惭秉六经权。鸟行去没孤烟树,渔唱还从碧岛川。休说迟回未能去,夜来新梦禁中泉。君王面赐紫还乡,金紫中推是甲裳。华构便将垂美号,故山重更发清光。水澄此日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即席
吴融〔唐代〕
家住丛台旧,名参绛圃新。醉波疑夺烛,娇态欲沈春。伴雨聊过楚,归云定占秦。桃花正浓暖,争不浪迷人。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