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泰山吟

谢道韫 〔魏晋〕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雄伟高大的泰山,以极其清秀的灵气直冲青天。
它的山岩洞穴仿佛天然间隔的空虚宅院,寂寞无声,幽静深邃。
它绝非人间工匠的制造,而是大自然造物所开发的高楼大厦。
变幻莫测的风云气象究竟是什么东西,竟然这样使我的思想波动不定。
决定离开变化多端的人境,搬到泰山中生活,恬然无为,延年益寿,安享天命。

注释

注释
①泰山:古称岱山,又名岱宗,在今山东省境内,与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遥相对峙,故称“东岳”,为“五岳之首”。其山势雄伟壮丽,山顶可见四大自然奇观——黄河金带、云海玉盘、晚霞夕照和旭日东升。吟:一种诗体名。
②峨峨:嵯峨,山势高峻的样子。东岳:指泰山。
③岩:山崖。间(jiàn):分隔。虚宇:指天地万物。虚,天空。宇,空间的总称。《淮南子·齐俗训》:“四方上下谓之宇”。
④寂寞:清静,无声。幽:僻静,幽雅。玄:奥妙,玄妙。
⑤云构:高大的建筑。发:出自。
⑥器象:物象。《易·系辞》:“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⑦屡迁:指思想波动不定。《易·系辞》:“为道也屡迁”、“唯变所适”。
⑧逝:通“誓”。宅斯宇:以斯宇为宅,指隐居泰山。
⑨天年:指人的自然年寿。《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终其天年,而不夭伤。”

赏析

  “峨峨东岳高”一句,开门见山,吟咏泰山巍峨高大,“秀极冲青天”,既勾画出直刺云霄、高耸陡峭的山势,又把静止的山峰写得生气蓬勃,富含动态之美。

  与前两句从大处着眼不同,下面四句则着眼于细部描绘。山石峥嵘竟然分割了天空,显得格外静穆幽远。此山此石仪态万方,看上去好像是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而成,其实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诗中出现的“秀”、“幽”、“玄”、“自然”等词,与魏晋时期的思想崇尚及人物品评理论有关,在这里用来形容泰山,折射出鲜明的魏晋时代色彩,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诗人对泰山的赞叹与景仰。但诗人在感叹泰山神秀的同时,又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个人身世的坎坷与艰辛。诗人质问造化:你既令泰山如此迷人,却为何又使我遭受命运的坎坷,屡遭颠沛流离之苦。

  诗人的确与普通女子有很大不同,她在提出质问之后,并没有进一步作悲痛哀婉的泣诉,而是笔锋一转,在诗中融进自己刚强不屈的精神。面对高耸入云的泰山,面对神秘莫测的造物主,诗人没有因为自身遭遇而悲伤沮丧,而是决心投身于山川这雄奇壮伟的怀抱,以顺应自然,终亨天年。

  该诗虽有哀痛激愤之语,但对泰山之美的描写却并不是为了衬托这些情绪,而是为了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真挚而热烈的爱,这种爱与诗人坚强不屈的性格相交融,使诗人在面对泰山时淡定而又坚强,这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是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崇高精神状态,也是诗人在遭遇困境时更加主动地融入自然,感受自然魅力的原因。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谢道韫

谢道韫

  姓名由来  来自于唐释法琳《辨证论》卷七注引《晋录》云:“琅琊王凝之夫人,陈郡谢氏,名韬元,奕女也,清心玄旨,姿才秀远。丧二男,痛甚,六年不开帏幕。《晋书》说谢道韫字道韫,《晋录》说她名韬元,《谢珫墓志》又说她字令姜。  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很小的时候有一回和兄弟姐妹们在一起,适逢下雪,谢安兴致大起,指着洋洋洒洒的雪问孩..► 3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邑侯陈肖鹤

欧阳建〔魏晋〕

圭峰千丈耸冈城,令尹三霜振政声。淑气转钧乡荜暖,瑶池滴露邑桃荣。风吹旗旆龙蛇动,日映剑芒海岳明。无计可攀青雀轴,夜看台斗到三更。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晋鼓吹曲二十二首 其十四 于穆我皇

傅玄〔魏晋〕

于穆我皇。盛德圣且明。受禅君世。光济群生。普天率土。莫不来庭。颙颙六合内。望风仰泰清。万国雍雍。兴颂声。大化洽。地平而天成。七政齐。玉衡惟平。峨峨佐命。济济群英。夙夜乾乾。万机是经。虽治兴。匪荒宁。谦道光。冲不盈。天地合德。日月同荣。赫赫煌煌。曜幽冥。三光克从。于显天。垂景星。龙凤臻。甘露宵零。肃神祇。祗上灵。万物欣戴。自天效其..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云林与众真吟诗十一首 其五

杨羲〔魏晋〕

龙旗舞太虚,飞轮五岳阿。所在皆逍遥,有感兴冥歌。无待愈有待,相遇故得和。沧浪奚足辽,玄井不为多。郁绝寻步间,俱会四海罗。岂若绝明外,三劫方一过。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雌诗

郭文〔魏晋〕

云出而两渐欲举。短如之何乃相岨。交哉乱也当何所。唯有隐岩殖禾黍。西南之朋困桓父。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魏鼓吹曲十二曲 其十二 太和

佚名〔魏晋〕

惟太和元年。皇帝践阼。圣且仁。德泽为流布。灾蝗一时为绝息。上天时雨露。五谷滋田畴。四民相率遵轨度。事务澄清。天下狱讼察以情。元首明。魏家如此。那得不太平。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