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友人不遇
李咸用 〔唐代〕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韦评事
王维〔唐代〕
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译文
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
将要追随将军去攻取右贤,战场上纵马飞驰奔向居延。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悬想汉家使者在萧关之外,定愁见孤城独立落日旁边。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36-237
注释
欲逐(zhú)¹将军取²右贤³,沙场⁴走马⁵向居延⁶。
¹逐:追随。²取:俘获。³右贤:即右贤王,汉时匈奴族对其贵族的封号。匈奴贵族有左贤王、右贤王之号,右贤王亦省称为“右贤”。⁴沙场: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⁵走马:骑马疾走;驰逐。⁶居延:古边塞名。遗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遥知¹汉使²萧关³外,愁见孤(gū)城⁴落日边。
¹遥知:谓在远处知晓情况。²汉使:此指韦评事。³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⁴孤城: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36-237
译文注释
欲逐(zhú)¹将军取²右贤³,沙场⁴走马⁵向居延⁶。
将要追随将军去攻取右贤,战场上纵马飞驰奔向居延。
¹逐:追随。²取:俘获。³右贤:即右贤王,汉时匈奴族对其贵族的封号。匈奴贵族有左贤王、右贤王之号,右贤王亦省称为“右贤”。⁴沙场: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⁵走马:骑马疾走;驰逐。⁶居延:古边塞名。遗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遥知¹汉使²萧关³外,愁见孤(gū)城⁴落日边。
悬想汉家使者在萧关之外,定愁见孤城独立落日旁边。
¹遥知:谓在远处知晓情况。²汉使:此指韦评事。³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⁴孤城: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36-237
赏析
此诗前两句“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热情鼓励友人从军,杀敌立功,写得很有气势,表现了昂扬向上的情调。这些豪迈激昂、慷慨雄壮的诗句,极具浪漫色彩,颇为震撼人心,既是对边塞将士的高度赞颂,也是诗人进取精神的生动体现。后两句“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则把笔锋一转,写塞外萧索悲凉的景象所引起的思乡愁情。其中“孤城”“落日”两个意象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一片雄阔的景象,同时也描绘出边地的荒凉。其意境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甚为相似,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全诗这种突转笔锋的写法看似突兀,但作者把从军者立功边塞和思乡怀归这两种特有的心理统一在这首小诗里,用笔凝练,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给人以一种悲壮的美感。
书梅福殿壁二首
张乔〔唐代〕
梅真从羽化,万古是须臾。此地名空在,西山云亦孤。井痕平野水,坛级上春芜。纵有双飞鹤,年多松已枯。一自白云去,千秋坛月明。我来思往事,谁更得长生。雅韵磬钟远,真风楼殿清。今来为尉者,天下有仙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
白居易〔唐代〕
今旦夫妻喜,他人岂得知。自嗟生女晚,敢讶见孙迟。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新年逢吉日,满月乞名时。桂燎熏花果,兰汤洗玉肌。怀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儿。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嘲父
陆子〔唐代〕
陆余庆,笔头无力觜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