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花(一作罗隐诗)
杨发 〔唐代〕
已笑良时晚,仍悲别酒催。暖芳随日薄,残片逐风回。
黛敛愁歌扇,妆残泣镜台。繁阴莫矜衒,终是共尘埃。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读唐史
贯休〔唐代〕
我爱李景伯,内宴执良规。君臣道昭彰,天颜终熙怡。大簸怕清风,糠秕缭乱飞。洪炉烹五金,黄金终自奇。大哉为忠臣,舍此何所之。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
李隆基〔唐代〕
三千初击浪,九万欲抟空。天地犹惊否,阴阳始遇蒙。存贞期历试,佐贰伫昭融。多谢时康理,良惭实赖功。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不学刘琨舞,先歌汉祖风。英髦既包括,豪杰自牢笼。人事一朝异,讴歌四海同。如何昔朱邸,今此作离宫。雁沼澄澜翠,猿岩落照红。小山秋桂馥,长坂旧兰丛。即是淹留处,乘欢乐未穷。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南陵道中
杜牧〔唐代〕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译文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路过南陵县的时候水面平缓、水流悠长,西风紧吹,轻云掠过,秋天即将来到身旁。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正当客居他乡,心情孤寂凄清的时候,忽然看见了不知谁家的女子在江边高楼凭栏遥望。
参考资料:
1、
吴鸥 等 .杜牧诗文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107 .
2、
乔力 .唐诗精华分卷 .北京 :朝华出版社 ,1991 .
3、
贺新辉 .唐诗精品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
注释
南陵¹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¹南陵:唐县名,在今安徽省繁昌县西。漫悠悠:水面平缓,水流悠长的样子。
正是客¹心孤迥(jiǒng)²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¹客:作者自指。²孤迥:指孤单。
参考资料:
1、
吴鸥 等 .杜牧诗文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107 .
2、
乔力 .唐诗精华分卷 .北京 :朝华出版社 ,1991 .
3、
贺新辉 .唐诗精品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
译文注释
南陵¹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路过南陵县的时候水面平缓、水流悠长,西风紧吹,轻云掠过,秋天即将来到身旁。
¹南陵:唐县名,在今安徽省繁昌县西。漫悠悠:水面平缓,水流悠长的样子。
正是客¹心孤迥(jiǒng)²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正当客居他乡,心情孤寂凄清的时候,忽然看见了不知谁家的女子在江边高楼凭栏遥望。
¹客:作者自指。²孤迥:指孤单。
参考资料:
1、
吴鸥 等 .杜牧诗文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107 .
2、
乔力 .唐诗精华分卷 .北京 :朝华出版社 ,1991 .
3、
贺新辉 .唐诗精品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
赏析
这首诗收入《樊川外集》,题一作“寄远”。杜牧在文宗开成(835-840)年间曾任宣州团练判官,南陵是宣州属县,诗大约就写于任职宣州期间。
题称“南陵道中”,没有点明是陆路还是水程。从诗中描写看,理解为水程似乎切当一些。
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一、二两句之间,似有一个时间过程。“水面漫悠悠”,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的景象。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欲变秋”的“欲”字,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骚屑不宁,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清冷了。这些描写,都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遥望。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精神为之一爽,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至于这幅图景中的凭楼而望的红袖女子,究竟是怀着闲适的心情览眺江上景色,还是像温庭筠词中所写的那位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那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在望穿秋水地历数江上归舟呢,江上舟行的旅人并不清楚,自然也无法向读者交待,只能浑涵地书其即目所见。但无论是闲眺还是望归,对旅人都会有所触动而引起各种不同的联想。在这里,“红袖凭江楼”的形象内涵的不确定,恰恰为联想的丰富、诗味的隽永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似乎告诉读者,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形象或图景内涵的多歧,不但不是缺点,相反地还是一种优点,因为它使诗的意境变得更富含蕴、更为浑融而耐人寻味,读者也从这种多方面的寻味联想中得到艺术欣赏上的满足。当然,这种不确定仍然离不开“客心孤迥”这样一个特定的情景,因此尽管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联想体味,但总的方向是大体相近的。这正是艺术的丰富与杂乱、含蓄与晦涩的一个重要区别。
提封
杜甫〔唐代〕
提封汉天下,万国尚同心。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时征俊乂入,草窃犬羊侵。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