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左宗庙歌十一首 其九 歌孝宗穆皇帝
曹毗 〔魏晋〕
孝宗夙哲,休音允臧。如彼晨离,曜景扶桑。垂训华幄,流润八荒。
幽赞玄妙,爰该典章。西平僣蜀,北静旧疆。高猷远畅,朝有遗芳。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除妇服诗
孙楚〔魏晋〕
时迈不停。日月电流。神爽登遐。忽已一周。礼制有叙。告除灵丘。临祠感痛。中心若抽。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蜡日
陶潜〔魏晋〕
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译文
注释
风雪送余运,无妨(fáng)时已和。
蜡(zhà)日:古代年终时大祭万物的节日。蜡,周代十二月祭百神之称。余运:一年内剩下的时运,即岁暮。时已和:时节已渐和暖。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夹门植:种植在门两旁。佳花:指梅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唱:指咏诗。尔:你,指上句的佳花。言得:称赏之意。适:适意,惬意。
未能明多少,章(zhāng)山有奇歌。
未能明多少:难以明了到底有多少,意谓极多。指“酒中适”。章山:江西南城县东北五里有章山,乔松修竹,森列交荫。疑当指此。
参考资料:
1、 孟二冬.陶渊明诗选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104-105
2、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85-186
译文注释
风雪送余运,无妨(fáng)时已和。
风雪送走了一年剩余的日子,气温则已经开始融和。
蜡(zhà)日:古代年终时大祭万物的节日。蜡,周代十二月祭百神之称。余运:一年内剩下的时运,即岁暮。时已和:时节已渐和暖。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门前两边种着梅与柳,一株山楸树好花婆娑。
夹门植:种植在门两旁。佳花:指梅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我歌唱你说难得,酒中的惬意何其多!
唱:指咏诗。尔:你,指上句的佳花。言得:称赏之意。适:适意,惬意。
未能明多少,章(zhāng)山有奇歌。
说不上酒中的快乐有多少,那石门山曾聆听过奇妙的歌。
未能明多少:难以明了到底有多少,意谓极多。指“酒中适”。章山:江西南城县东北五里有章山,乔松修竹,森列交荫。疑当指此。
参考资料:
1、 孟二冬.陶渊明诗选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104-105
2、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85-186
赏析
此诗开头两句写腊日一到,岁暮就会很快被送走。虽然时有风雪,但无碍于季节的转换,天气的日趋暖和,指明了自然变化规律的不可抗拒性,预示冬即去春将来,渲染了一种蒸腾向上,振奋人心的气氛。
三、四句承接“时已和”写梅、柳干粗枝繁,高大挺拔,傍屋而植,夹门而立,那绽开的梅花一朵朵,一束束,串成一条,芳香四溢,构成一个静谧恬适的境界。在此,虽未言及其中人,其中人超尘拔俗的精神风貌,却可由所居环境的幽雅揣度到八九分。
后四句集中表现所居之人的行为与思想活动。诗人写自己面对佳花把酒吟诗,觉得那花儿也似乎显得心满意足,高兴不已,深感这酒中的快乐,是多而又多。然而究竟其中有多少快乐。谁也弄不清楚,只知唯有像“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七岭之美,蕴奇于此”的章山那样的风景胜地,才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诗情,可写出妙言奇句佳篇的理想去处。诗人在这里恰当运用了移情于物的艺术手法,把他那种陶醉于山水,热衷隐居生活的怡然之乐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勾勒环境,清新秀雅,有力地烘染了人物的性格;抒发怀抱,移情于物,情趣盎然。尤其是“章山有奇歌”一句,既收束全诗,又有宕出远神之感,使想象由近及远,在更其广阔的空间驰骋,从而进一步拓展了诗的意境,使其更显节短韵长,余味悠然。
情诗五首 其四
张华〔魏晋〕
君居北海阳,妾在江南阴。悬邈修涂远,山川阻且深。承欢注隆爱,结分投所钦。衔恩笃守义,万里托微心。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答嵇康诗二首 其一
阮侃〔魏晋〕
旦发温泉庐,夕宿宣阳城。顾眄怀惆怅,言思我友生。会遇一何幸,及子遘欢情。交际虽未久,思爱发中诚。良玉须切磋,玙璠就其形。隋珠岂不曜,雕莹启光荣。与子犹兰石,坚芳互相成。庶几弘古道,伐檀俟河清。不谓中离别,飘飘然远征。临舆执手诀,良诲一何精。佳言盈我耳,援带以自铭。唐虞旷千载,三代不我并。洙泗久已往,微言谁为听。曾参易箦毙,仲由结..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