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蕲倅烟霏亭
王质 〔唐代〕
落木寒声晚更悲,斜阳隐隐雾霏霏。并塘官路青莎合,带郭人家绿树围。
莫遣风霜惊雁字,从教烟雨润凫衣。接䍦吹动肩楼耸,却下脩篁径里归。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张少府赴夏县
李端〔唐代〕
虽为州县职,还欲抱琴过。树古闻风早,山枯见雪多。鸡声连绛市,马色傍黄河。太守新临郡,还逢五袴歌。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赠头陀师
刘商〔唐代〕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译文
注释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zī)衣。
雪山童子:亦称雪山大士,原本是释迦牟尼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在雪山苦行时的称谓。该诗用以比喻头陀师未出家时。缁衣:僧人所穿之衣,紫而浅黑,非正黑。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头陀:梵语Dhata之音译,又作杜荼、杜多,意译有抖擞、抖拣、浣洗等,意为去除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贪着之行法。俗则称僧人之行脚乞食者为头陀。此诗取前一意。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6页
译文注释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zī)衣。
少壮从军马上飞,身未出家心依归。
雪山童子:亦称雪山大士,原本是释迦牟尼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在雪山苦行时的称谓。该诗用以比喻头陀师未出家时。缁衣:僧人所穿之衣,紫而浅黑,非正黑。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年老头陀秋山住,犹忆当年射虎威。
头陀:梵语Dhata之音译,又作杜荼、杜多,意译有抖擞、抖拣、浣洗等,意为去除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贪着之行法。俗则称僧人之行脚乞食者为头陀。此诗取前一意。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6页
赏析
头陀师,为去贪爱而修苦行者。头陀十二苦行中,第七为阿兰若处,意为远离处,要求住于远离人家之处,第八为冢间坐,也即要住于坟墓之处。由于戒行的规定,加上自身的克制,头陀师总是给人远离人群、清心寡欲、清静孤寂的形象。这一位头陀却有另一种风姿:少壮从戎,军中飞马,射虎而归,足显雄姿英发;老年出家,深居秋山,却风姿不减,豪气不褪,遇有来者,便向人谈起他当年之雄豪。他的精神不仅不与头陀相悖,而是更显示了禅的精髓。佛教以为,要达到涅榘的境界,真正地得到解脱,必须有六种行法,其中之一便是精进。禅门叫勇猛精进,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就是说要具有一种常人不具备的勇气,释迦牟尼的雪山苦行,舍身饲虎,都是这种勇气的表现。只有具有这种精进的勇气,才能破除贪爱、排脱烦恼、悟得佛性。
醉中咏梅花
李建勋〔唐代〕
十月清霜尚未寒,雪英重叠已如抟。还悲独咏东园里,老作南州刺史看。北客见皆惊节气,郡僚痴欲望杯盘。交亲罕至长安远,一醉如泥岂自欢。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