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冷禅、敬庵、蜕园合作枫菊竹石,属余题句
高燮 〔魏晋〕
日暮天寒危石倚。丛菊黄时,枫叶红愈腻。一样经霜颜色异。
者般冷艳分明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孝经诗二章
傅咸〔魏晋〕
立身行道,始于事亲。上下无怨,不恶于人。孝无终始,不离其身。三者备矣,以临其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表哀诗
孙绰〔魏晋〕
茫茫太极,赋授理殊。咨生不辰,仁考夙徂。微微冲弱,眇眇偏孤。叩心昊苍,痛贯黄墟。肃我以义,鞠我以仁。严迈商风,思洽阳春。昔闻邹母,勤教善分。懿矣慈妣,旷世齐运。嗟予小子,譬彼土粪。俯愧陋质,仰忝高训。悠悠玄运,四气错序。自我酷痛,载离寒暑。寥寥空堂,寂寂响户。尘蒙几筵,风生栋宇。感昔有恃,望晨迟颜。婉娈怀袖,极愿尽欢。奈何慈妣,..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劝农·其六
陶渊明〔魏晋〕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董乐琴书,田园不履。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译文
注释
孔耽(dān)道德,樊须是鄙。
孔耽:孔:孔子。耽:沉溺,迷恋,喜好过度。樊须是鄙:即鄙视樊须。樊须,即樊迟,孔子的学生。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lǚ)。
董:董仲舒,西汉思想家、哲学家。履:踩踏。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超然:犹超脱,高超脱俗,超出于世事之外。高轨:崇高的道路,指行事与道德。
敢不敛(liǎn )衽(rèn),敬赞德美。
敛衽:如同“敛袂”,整一整衣袖,表示恭敬。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5-30
2、 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9-23
译文注释
孔耽(dān)道德,樊须是鄙。
孔丘沉溺在道德,鄙视樊须问耕田。
孔耽:孔:孔子。耽:沉溺,迷恋,喜好过度。樊须是鄙:即鄙视樊须。樊须,即樊迟,孔子的学生。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lǚ)。
董氏仲舒乐琴书,三载不曾践田园。
董:董仲舒,西汉思想家、哲学家。履:踩踏。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若能超脱世俗外,效法斯人崇高贤。
超然:犹超脱,高超脱俗,超出于世事之外。高轨:崇高的道路,指行事与道德。
敢不敛(liǎn )衽(rèn),敬赞德美。
怎敢对之不恭敬,当颂礼赞美德全。
敛衽:如同“敛袂”,整一整衣袖,表示恭敬。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5-30
2、 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9-23
赏析
剑阁铭
张载〔魏晋〕
岩岩梁山,积石峨峨。远属荆衡,近缀岷嶓。南通邛僰,北达褒斜。狭过彭碣,高逾嵩华。 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世浊则逆,道清斯顺。闭由往汉,开自有晋。 秦得百二,并吞诸侯。齐得十二,田生献筹。矧兹狭隘,土之外区。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昔在武侯,中流而喜。山河之固..
译文
注释
岩岩梁山,积石峨(é)峨。远属(zhǔ)荆(jīng)衡,近缀(zhuì)岷(mín)嶓(bō)。南通邛(qióng)僰(bó),北达褒斜。狭过彭碣(jié),高逾嵩(sōng)华。
岩岩:高耸的样子。梁山:指梁州(治今陕西汉中)境内的山。峨峨:高高的样子。属:连接。荆衡:指荆山(位于今湖北省南漳县境)与衡山(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市境),代指两湖地区。岷嶓:指岷山(位于今四川省西北部)与嶓冢山(位于今甘肃省天水市与甘肃省礼县之间)邛僰:邛,古国名,位于今四川省邛崃市一带;僰,本为西南少数民族名,后引为地名,大致位于今四川省宜宾市一带。褒斜:指褒斜道,位于今陕西省秦岭山区,南起褒谷口(今陕西省褒城县附近),北至斜谷口(今陕西省眉县斜峪关口)。彭碣:约位于今四川省都江堰市一带。嵩华:指嵩山(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境)与华山(位于今陕西省华阴县境)。
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世浊则逆,道清斯顺。闭由往汉,开自有晋。
固:坚固的地方。镇:一方主山。仞: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有:用作朝代名前,无实意。
秦得百二,并吞诸侯。齐得十二,田生献筹。矧(shěn)兹狭隘(ài),土之外区。一人荷戟,万夫趑(zī)趄(jū)。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秦朝得到了120座雄关,得以兼并诸侯;齐国得到了12座雄关,田生才得以献出筹略。况且这种关口,是国土的边缘。一个人在此防守,千万人马都踌躇不前。地形如此的地方,不是亲信可千万不能派他坚守此地!
田生:疑为《史记》载田生。矧:况且。狭隘:狭窄的地方,多指山口。土:国土。外区:边缘地带。荷:拿着。戟:古代兵器。趑趄:踌躇不前的样子。匪:同“非”,不是。
昔在武侯,中流而喜。山河之固,见屈吴起。兴实在德,险亦难恃。洞庭孟门,二国不祀。自古迄(qì)今,天命匪易。凭阻作昏,鲜不败绩。公孙既灭,刘氏衔(xián)璧。覆车之轨,无或重迹。勒铭山阿,敢告梁益。
武侯:指魏武侯(?—前370年):姬姓,魏氏,名击。战国初期魏国国君与中原霸主。魏文侯之子,前395年—前370年在位。吴起:是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洞庭:湖名,位于今湖南省北部,此处代指楚国。孟门:位于今山西省柳林县,代指晋国。阻:险阻。昏:昏暗的统治。公孙:指公孙述。公孙述(?-36) ,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刘氏:指蜀汉政权。衔璧:指诸侯投降。勒:刻。山阿:山坳处。梁益:梁,指梁州,三国时置,治今陕西省汉中市。益,指益州,西汉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此处指代四川地区。
译文注释
岩岩梁山,积石峨(é)峨。远属(zhǔ)荆(jīng)衡,近缀(zhuì)岷(mín)嶓(bō)。南通邛(qióng)僰(bó),北达褒斜。狭过彭碣(jié),高逾嵩(sōng)华。
那远远的梁山,堆积着高高的石块。向远处可以连接到荆山、衡山,近处缀连着岷山、嶓冢山。向南可以通到邛僰之地,向北可以达到褒斜道。(这个地方)比彭门都狭窄,比嵩山、华山都要高。
岩岩:高耸的样子。梁山:指梁州(治今陕西汉中)境内的山。峨峨:高高的样子。属:连接。荆衡:指荆山(位于今湖北省南漳县境)与衡山(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市境),代指两湖地区。岷嶓:指岷山(位于今四川省西北部)与嶓冢山(位于今甘肃省天水市与甘肃省礼县之间)邛僰:邛,古国名,位于今四川省邛崃市一带;僰,本为西南少数民族名,后引为地名,大致位于今四川省宜宾市一带。褒斜:指褒斜道,位于今陕西省秦岭山区,南起褒谷口(今陕西省褒城县附近),北至斜谷口(今陕西省眉县斜峪关口)。彭碣:约位于今四川省都江堰市一带。嵩华:指嵩山(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境)与华山(位于今陕西省华阴县境)。
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世浊则逆,道清斯顺。闭由往汉,开自有晋。
这就是蜀地的门户啊,坚固又作为此地的主山。这个地方就叫做剑阁,悬崖有千仞之高。地形已险到了极端,道路也高峻到了极端。天下混乱它就叛逆,天下太平它就归顺。(它)从已经过去了的汉朝开始关闭,到了晋朝才重新开放。
固:坚固的地方。镇:一方主山。仞: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有:用作朝代名前,无实意。
秦得百二,并吞诸侯。齐得十二,田生献筹。矧(shěn)兹狭隘(ài),土之外区。一人荷戟,万夫趑(zī)趄(jū)。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秦朝得到了120座雄关,得以兼并诸侯;齐国得到了12座雄关,田生才得以献出筹略。况且这种关口,是国土的边缘。一个人在此防守,千万人马都踌躇不前。地形如此的地方,不是亲信可千万不能派他坚守此地!
田生:疑为《史记》载田生。矧:况且。狭隘:狭窄的地方,多指山口。土:国土。外区:边缘地带。荷:拿着。戟:古代兵器。趑趄:踌躇不前的样子。匪:同“非”,不是。
昔在武侯,中流而喜。山河之固,见屈吴起。兴实在德,险亦难恃。洞庭孟门,二国不祀。自古迄(qì)今,天命匪易。凭阻作昏,鲜不败绩。公孙既灭,刘氏衔(xián)璧。覆车之轨,无或重迹。勒铭山阿,敢告梁益。
当年魏武侯泛舟游于西河,赞叹河山险固而喜形于色,被吴起批评。国家的兴盛实际上在于德行,(无德的话,)险地也难稳据。那据有洞庭的楚国和据有孟门的晋国,早已没有后人祭祀。从古至今,上天的规律是不会改变的。凭着险阻昏庸地统治,很少有不败的。公孙述已经被灭,刘家也已投降。这些已倾覆的车子的轨迹,是不可以再行走的。(我今天)把这篇铭刻在这山凹处,就是为了告诫四川的老百姓的。
武侯:指魏武侯(?—前370年):姬姓,魏氏,名击。战国初期魏国国君与中原霸主。魏文侯之子,前395年—前370年在位。吴起:是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洞庭:湖名,位于今湖南省北部,此处代指楚国。孟门:位于今山西省柳林县,代指晋国。阻:险阻。昏:昏暗的统治。公孙:指公孙述。公孙述(?-36) ,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刘氏:指蜀汉政权。衔璧:指诸侯投降。勒:刻。山阿:山坳处。梁益:梁,指梁州,三国时置,治今陕西省汉中市。益,指益州,西汉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此处指代四川地区。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