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光赴福幕(一作送福州从事)
李洞 〔唐代〕
泉齐岭鸟飞,雨熟荔枝肥。南斗看应近,北人来恐稀。
潮浮廉使宴,珠照岛僧归。幕下逢迁拜,何官着茜衣。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和滕迈先辈伤马
章孝标〔唐代〕
浮云变化失龙儿,始忆嘶风喷沫时。蹄想尘中翻碧玉,尾休烟里掉青丝。曾同客舍吞饥渴,久共名场踏嶮巇.今日枥前兴一叹,不关行李乏金羁。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任尊师归蜀觐亲
姚合〔唐代〕
白云修道者,归去春风前。玉简通仙籍,金丹驻母年。锦文江一色,酒气雨相连。众说君平死,真师易义全。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春日郊行
王翰〔唐代〕
林外鸠鸣客梦残,起来随意岸青纶。春深池面生新水,晚霁云头露远山。野寺秾花飞蛱蝶,高岑乔木啭绵蛮。杖挑二百青钱在,拟买村醪一醉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友游吴越
杜荀鹤〔唐代〕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译文
注释
去越从吴过,吴疆(jiāng)与越连。
吴:指现在浙江一带。
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火:繁荣、热闹的景象。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必经年:泛指要待很长时间,客人乐而忘返了。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著.《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55-1356页
2、 丁敏翔,白雪,李倩编著.唐诗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8:第674页
译文注释
去越从吴过,吴疆(jiāng)与越连。
要去越地,必须从吴地经过,因为吴越接壤。
吴:指现在浙江一带。
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
桔和莲皆吴越名产,吴越种桔与莲,无水不生。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灯火通明的夜市,春风沉醉的夜晚,桥边灯火辉煌,寺外舳舻辐辏。
火:繁荣、热闹的景象。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吴越之人多好客之风,你此去可能要待很长时间,乐而忘返了。
必经年:泛指要待很长时间,客人乐而忘返了。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著.《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55-1356页
2、 丁敏翔,白雪,李倩编著.唐诗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8:第674页
赏析
这是一首向友人介绍吴越美好风光的送行诗。吴越,指今苏杭一带。这里田园沃饶,山川佳丽,历来为人称道。
开头两句“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点明吴越接壤,也暗示以下所写,乃两地共有的特色。
颔联“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点明桔和莲,别处也有,而吴越的不同,就在于“有园多种”、“无水不生”。诗人选取桔和莲为代表,也颇为精当。桔和莲皆吴越名产,而桔生陆上,莲出水中,又可从而想见吴越地区水陆风光俱美。
颈联“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则着眼于写水乡市镇的繁荣。吴越水乡,市镇大都紧挨河港。不写日市写夜市,只因夜市是吴越物产丰富、商业繁荣的一大标志;而桥边夜市,更是水乡特有风情。夜市的场面形形色色,独取一“火”字,既可使人想象夜市繁荣、热闹的景象,而“火”与桥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江南多古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古寺是游人必到之处。“春风寺外船”,令人想见春风吹拂、临水寺前游船辐辏的景象,这是水乡又一特色。
结尾两句“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一个“偏”字特别介绍了吴越人情之美。如此旖旎的风光,又如此好客的人情,他乡游子自然居“必经年”,乐而忘返了。
这首诗清新秀逸,像一幅色彩鲜明的风俗画,是送别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锦城秋寄怀弘播上人
李洞〔唐代〕
极顶云兼冻,孤城露洗初。共辞嵩少雪,久绝贝多书。远照雁行细,寒条狖挂虚。分泉煎月色,忆就茗林居。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