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北平作
李世民 〔唐代〕
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旆。遥山丽如绮,长流萦似带。
海气百重楼,岩松千丈盖。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李世民
改名世民 据两唐书的太宗本纪,李世民曾经于四岁时与父亲李渊郊游时,见一识相术之士,其相士先赞李渊为贵人,又赞世民,说其“凡二十岁,必能济世安民”。李渊后遍寻相士不获,并将其改名为李世民(亦即李世民本名可能并非李世民)。 箭术无双 史书记载,李世民年轻时力大无比,随身兵器中,最有名的是一张两米长的巨阙天弓。 李世民有次与敌对..► 81篇诗文 ► 0条名句
晓发萧关
王贞白〔唐代〕
早发长风里,边城曙色间。数鸿寒背碛,片月落临关。陇上明星没,沙中夜探还。归程不可问,几日到家山。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槐叶冷淘
杜甫〔唐代〕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旗
李峤〔唐代〕
桂影承宵月,虹辉接曙云。纵横齐八阵,舒卷引三军。日薄蛟龙影,风翻鸟隼文。谁知怀勇志,蟠地几缤纷。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宴散
白居易〔唐代〕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译文
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
满天飞舞的大雪携带着春风而来,雪花在空中回旋乱舞。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
你看那欣赏雪景的人们,原都是居住在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啊!
参考资料:
1、
丁新彦选注 .幼读古诗一百首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84年02月第1版 :55 .
注释
飞雪带春风,裴(péi)回¹乱绕空。
¹裴回:彷徨,徘徊不进。诗中指雪花飞来飞去。
君¹看似花处²,偏在洛阳东。
¹君:相当于“你”,有尊敬的意思。²似花处:指雪花落在树枝上,如盛开的梨花一般。
参考资料:
1、
丁新彦选注 .幼读古诗一百首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84年02月第1版 :55 .
译文注释
飞雪带春风,裴(péi)回¹乱绕空。
满天飞舞的大雪携带着春风而来,雪花在空中回旋乱舞。
¹裴回:彷徨,徘徊不进。诗中指雪花飞来飞去。
君¹看似花处²,偏在洛阳东。
你看那欣赏雪景的人们,原都是居住在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啊!
¹君:相当于“你”,有尊敬的意思。²似花处:指雪花落在树枝上,如盛开的梨花一般。
参考资料:
1、
丁新彦选注 .幼读古诗一百首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84年02月第1版 :55 .
赏析
以极平淡的语言,从极平常的生活场景里,表现琴诗人不同寻常的感受,情露出诗人极为闲适的心情。
“小宴追凉催,平桥步月回。”描写诗人尽情地领略着这凉爽的秋气。踏着美丽的月色,才觉得今晚的小宴结束得正是时候,似乎是“追凉”而催似的。一个“追”字,道出琴诗人宴催步月平桥,沉浸在这新秋之夜的惬意心情。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写的是宴会结束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意犹未尽。可见此次宴会是十分成功的,宾主都共同度过琴一个愉快而难忘的夜晚。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暑尽秋来,蝉随着秋凉的到来,生命的时日将尽,抱树而鸣之声更切;新秋伊始,北雁结队南翔。诗人抓住这种时令和物候的变化特征,把夏去秋来的自然界变化表现得十分富于诗意,称残暑是急切的蝉鸣之声催促而去尽,新秋“节是群雁方引来。五言律诗以第三字为诗眼。这两句以“蝉”、“雁”二字为诗眼,不仅使这两个诗句本身意象生动,警策动人,而且照亮琴全诗,深化琴诗的主题和意境,加强琴全诗的艺术感染力,因此魏庆之在《诗人玉屑》里将这两字作为“唐人句法”中“眼用实字”的范例。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诗人在宴罢闲步时,伴随着明月而来的新秋凉意,诗人兴奋不已,似乎是他首先感受到琴这种时令和物候的变化,这新秋的凉风,不仅吹催琴诗人身上的“残暑”余热,也掀起琴诗人心田秋水般的微澜,不知是喜还是悲,睡意全无。但夜已深沉,万籁俱寂,人们早已进入琴梦乡,是该睡觉的时候琴。于是诗人,为琴今夜酣畅的一觉,又举起酒杯,独酌起来。
这首诗以赴宴归来的情态为描写对象,表现琴诗人用山水风月歌颂诗琴酒乐,传达出诗人晚年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表现琴诗人的闲适与自足。
边愁
崔湜〔唐代〕
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