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杂句
李绅 〔唐代〕
越王巧破夫差国,来献黄金重雕刻。西施醉舞花艳倾,
妒月娇娥恣妖惑。姑苏百尺晓铺开,楼楣尽化黄金台。
歌清管咽欢未极,越师戈甲浮江来。伍胥抉目看吴灭,
范蠡全身霸西越。寂寞千年尽古墟,萧条两地皆明月。
灵岩香径掩禅扉,秋草荒凉遍落晖。江浦回看鸥鸟没,
碧峰斜见鹭鸶飞。如今白发星星满,却作闲官不闲散。
野寺经过惧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馆。吴乡越国旧淹留,
草树烟霞昔遍游。云木梦回多感叹,不惟惆怅至长洲。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李绅
作诗悯农 唐朝时候,亳州出了一名大诗人,名叫李绅。李绅自幼好学,二十七岁中了进士,皇帝见他学识渊搏,才学出众,招官翰林学士。 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经亳州,二人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久别重逢,自然要盘桓一日。这天,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二人遥望远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 128篇诗文 ► 0条名句
晚晴见终南诸峰
贾岛〔唐代〕
秦分积多峰,连巴势不穷。半旬藏雨里,此日到窗中。圆魄将升兔,高空欲叫鸿。故山思不见,碣石泬寥东。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遐方怨·凭绣槛
温庭筠〔唐代〕
凭绣槛,解罗帷。未得君书,断肠潇湘春雁飞。不知征马几时归?海棠花谢也,雨霏霏。
译文
注释
凭绣槛(jiàn),解罗帷(wéi)。未得君书,断肠潇湘春雁飞。不知征马几时归?海棠花谢也,雨霏(fēi)霏。
遐方怨: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绣槛:雕绘华美的栏杆。槛,栏杆。断肠:一作“肠断”。潇湘:两条水名。霏霏:雨纷飞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81-82
2、 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226-227
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66-67
译文注释
凭绣槛(jiàn),解罗帷(wéi)。未得君书,断肠潇湘春雁飞。不知征马几时归?海棠花谢也,雨霏(fēi)霏。
倚着雕花的窗栏,掀开锦绣的帐帘,看着潇湘的群雁向北飞去,期盼的书信却仍未到来,相思的人儿愁得肠断。不知出征的人何时才能归来?海棠的花儿已在相思中凋谢了,霏霏的雨好似泪涟涟。
遐方怨: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绣槛:雕绘华美的栏杆。槛,栏杆。断肠:一作“肠断”。潇湘:两条水名。霏霏:雨纷飞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81-82
2、 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226-227
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66-67
赏析
这首词起二句一“凭”一“解”,连续两个动词,写出女主人公有所思怀而心绪不宁。按照词意,顺序应为“解罗帷,凭绣槛”,这里使用逆挽法,凸显女子凭栏怀念、盼望征人的形象,并且“凭”“解”两个动作,既揭示出女子内心的不安,也为后面描写她的所见所感张本。接着二句,先写思妇失落,再写潇湘雁飞,以春雁北飞反衬人情。“未得君书”为凭栏解帷之由。“断肠”二字,一气直下,也是凭栏时所见所感:潇湘春雁,按时归去,人不如鸟,归期渺茫。“不知”句一问,把女子的企盼引向无法知晓的茫然,直接抒发其内心的愁苦。末二句又将词意宕开,写暮春时节,海棠花谢,细雨霏霏,构成凄楚迷蒙的境界,以景结情,将女主人公无限遐思织入海棠花谢雨蒙蒙之中,将她伤春感怀、念远思人的痛楚情绪表现得更加深沉含蓄。
此词不仅勾勒出一幅思妇凭栏远望的图景,而且通过景物描写,十分细腻而含蓄地道出了她无限惆怅的情绪。语句比较朴质,写得饶有情味。
送新城戴叔伦明府
李端〔唐代〕
遥想隋堤路,春天楚国情。白云当海断,青草隔淮生。雁起斜还直,潮回远复平。莱芜不可到,一醉送君行。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樵人十咏。樵担
陆龟蒙〔唐代〕
轻无斗储价,重则筋力绝。欲下半岩时,忧襟两如结。风高势还却,雪厚疑中折。负荷诚独难,移之赠来哲。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宫词 其八
王圭〔唐代〕
帘旌风捲绿波流,绣扇红鸾五綵楼。撮角茶床金钉校,暗花香印锦纹头。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