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宋之问 〔唐代〕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译文
注释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寒食:寒食节。
可怜江浦(pǔ)望,不见洛阳人。
可怜:可惜。
北极怀明主,南溟(míng)作逐臣。
怀:惦念。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译文注释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在路途的马上渡过晚春的寒食节。
寒食:寒食节。
可怜江浦(pǔ)望,不见洛阳人。
可惜在江边的码头上望,却看不见来自洛阳灞桥的离人。
可怜:可惜。
北极怀明主,南溟(míng)作逐臣。
虽然被贬为下臣放逐到南方,心中还是惦念着北方的英明的君王。
怀:惦念。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故乡家园,令人伤心断肠的地方,经历了日日夜夜之后,新的柳条又长出来了!
故园:家园。日夜:日日夜夜。柳条新:新的柳条。
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路途的马上渡过晚春的寒食节,
可惜在江边的码头上望,却看不见来自洛阳灞桥的离人。
虽然被贬为下臣放逐到南方,心中还是惦念着北方的英明的君王,
故乡家园,令人伤心断肠的地方,经历了日日夜夜之后,新的柳条又长出来了!
注释
寒食:寒食节。
可怜:可惜。
洛桥:今洛阳灞桥。
怀:惦念。
故园:家园。
日夜:日日夜夜。
柳条新:新的柳条。
酬田卿送西游
马戴〔唐代〕
华堂开翠簟,惜别玉壶深。客去当烦暑,蝉鸣复此心。废城乔木在,古道浊河侵。莫虑西游远,西关绝陇阴。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别元九后咏所怀
白居易〔唐代〕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译文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日。(传 一作:鸣)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日。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玄宗与杨妃在七夕时还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为什么历经四十八年,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莫愁:古洛阳女子,嫁为卢家妇,婚后生活幸福。
注释
海外徒闻¹更(gèng)²九州³,他生未卜⁴此生休。
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¹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²更:再,还有。³九州:此诗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战国时齐人邹衍创“九大州” 之说,说中国名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还有九个。⁴未卜:一作“未决”。
空闻虎旅¹传(chuán)宵柝(tuò)²,无复鸡人³报晓筹(chóu)⁴。(传 一作:鸣)
¹虎旅: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²传宵柝 :一作“鸣宵柝”。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³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⁴筹:计时的用具。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¹。
¹牵牛:牵牛星,即牛郎星。此指牛郎织女故事。
如何¹四纪²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³。
¹如何:为什么。²四纪:四十八年。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为一纪,玄宗在位四十五年,约为四纪。³莫愁:古洛阳女子,嫁为卢家妇,婚后生活幸福。
译文注释
海外徒闻¹更(gèng)²九州³,他生未卜⁴此生休。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¹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²更:再,还有。³九州:此诗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战国时齐人邹衍创“九大州” 之说,说中国名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还有九个。⁴未卜:一作“未决”。
空闻虎旅¹传(chuán)宵柝(tuò)²,无复鸡人³报晓筹(chóu)⁴。(传 一作:鸣)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¹虎旅: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²传宵柝 :一作“鸣宵柝”。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³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⁴筹:计时的用具。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玄宗与杨妃在七夕时还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
¹牵牛:牵牛星,即牛郎星。此指牛郎织女故事。
如何¹四纪²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³。
为什么历经四十八年,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¹如何:为什么。²四纪:四十八年。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为一纪,玄宗在位四十五年,约为四纪。³莫愁:古洛阳女子,嫁为卢家妇,婚后生活幸福。
赏析
诗歌开篇“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以写景起兴,既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又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秋季甫至,秋意却浓,诗人看到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飘落在秋风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为萧瑟之景,伤秋之情油然而生。此情此景又让诗人想起与友人离别时的场景,心中愈发感伤。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一句将诗人的伤秋之情与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之情自然地连接起来。诗人没有写出与友人分别的具体情境,以虚笔“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写分别之实事,诗人假设友人问自己“为何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则是诗人的回答,不要说我没有送你离开,我的心已经随你远去,倘若相送,又如何忍心与你分别?寥寥数笔,勾勒出二人离别之时的大致情景,又给读者留下无数想象的空间。
吟咏至此,诗人心中伤秋怀远的复杂心情无限放大,心中的抑郁之情不吐不快,进而抒发出此篇诗作中的情感最强音:“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最后二旬又再次点明白居易与元稹交情之深,与中间四句遥相呼应,使得全诗浑然一体。全诗在诗人情感最高点戛然而止,余音缭绕而又耐人寻味。最后四旬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不求朋友成群,但求知己一人,外面的世界再喧嚣,知心人不在,也如空城般孤寂。
这首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情景交融,用笔虚实相生,实处描写景物,虚处勾勒景象,全诗如行云流水,毫无生涩之感。诗人在诗中的留白更给读者留下了无数想象空间。
再和示琏
王质〔唐代〕
秋林秋叶无全青,手先把者山中人。不独秋风早来到,寒食清明随立春。倒飞斜日光不湿,吹断长虹影皆直。娟妙全存惨淡中,一寸不如一分碧。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答献上人卷
齐己〔唐代〕
衲衣禅客袖篇章,江上相寻共感伤。秦甸乱来栖白没,杼山空后皎然亡。清留岛月秋凝露,苦寄巴猿夜叫霜。珍重南宗好才子,灰心冥目外无妨。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