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陵赴京道病东归寓居开元寺寄卢员外宋魏二先辈
许浑 〔唐代〕
西风吹雨雁初时,病寄僧斋罢献书。万里咸秦劳我马,
四邻松桂忆吾庐。沧洲有约心还静,青汉无媒迹自疏。
不是醉眠愁不散,莫言琴酒学相如。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初冬夜饮
杜牧〔唐代〕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译文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我像淮阳太守汲黯经常卧病,偶尔喝杯酒解忧愁,客居异乡衣袖上结满清霜,只有与灯烛作伴。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台阶下的积雪像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明年又有谁在此凭依栏杆?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5-676
2、
杨佐义.全唐诗精选译注(下).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409
注释
淮(huái)阳多病¹偶求欢²,客袖(xiù)侵霜³与⁴烛盘。
¹淮阳多病:用汉代汲黯自喻。²求欢:指饮酒。³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⁴与:对,向。
砌(qì)¹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²凭阑(lán)干³。
¹砌:台阶。²谁此:谁人在此。³阑干:即栏杆。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5-676
2、
杨佐义.全唐诗精选译注(下).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409
译文注释
淮(huái)阳多病¹偶求欢²,客袖(xiù)侵霜³与⁴烛盘。
我像淮阳太守汲黯经常卧病,偶尔喝杯酒解忧愁,客居异乡衣袖上结满清霜,只有与灯烛作伴。
¹淮阳多病:用汉代汲黯自喻。²求欢:指饮酒。³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⁴与:对,向。
砌(qì)¹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²凭阑(lán)干³。
台阶下的积雪像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明年又有谁在此凭依栏杆?
¹砌:台阶。²谁此:谁人在此。³阑干:即栏杆。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5-676
2、
杨佐义.全唐诗精选译注(下).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409
赏析
“淮阳多病偶求欢”,在这句诗中诗人以汲黯自比,正是暗示自暗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斥出京的。“偶求欢”的“欢”,指代酒,暗点诗题“饮”字,表明诗人愁音郁积,难以排遣,今夜只好借酒浇愁,以求片刻慰藉。这一句语意沉痛而措辞总婉。第二句“客袖侵霜与烛盘”,进一步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形影自伤,愤悱无告,更觉寂寞悲凉。“霜”,不仅与“初冬”暗合,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已见乡音之切,“侵霜”更增迁徙之苦,只此四字,总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所饱含的辛酸。“烛盘”,则关合题面中的“夜饮”,真是语不虚设。寥寥七字,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上两句写室内饮酒,第三句忽然插入写景:“砌下梨花一堆雪”,是独具匠心的。深来诗人独斟独饮,并不能释忧解愁。于是他罢酒辍饮,凭栏而立,但见朔风阵阵,暮雪纷纷,那阶下积雪象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此处深似纯写景色,实则情因景生,寓情于景,包孕极为丰富。诗人烛下独饮,本已孤凄不堪,现在茫茫夜雪更加深了他身世茫茫之感,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时又不知将身在何处。“明年谁此凭栏杆?”这一反问,凝聚着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音念故园的情音、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是很能令人深音。
此诗首句用典,点明独酌的原因,透露出情音的抑郁,有笼盖全篇的作用。次句承上实写夜饮,在叙事中进一步烘托忧伤凄惋的情怀。第三句一笔宕开,用写景衬托一下,不仅使全诗顿生波澜,也使第四句的感叹更其沉重有力。妙在最后又以问语出之,与前面三个陈述句相映照,更觉音情顿挫,唱叹有致,使结尾有如“撞钟”,清音不绝。明胡震亨说: “牧之诗含音悲凄,流情感慨,抑扬顿挫之节,尤其所长。”玩味此诗,庶几如此。
秦纪
罗隐〔唐代〕
长策东鞭及海隅,鼋鼍奔走鬼神趋。怜君未到沙丘日,肯信人间有死无。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和朱大尹新正写怀
杨廉〔唐代〕
潭潭道爱堂,素不通杂客。况当正旦初,公事少关白。尝观循吏传,声誉无赫赫。如公真其人,清暇事文墨。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春六十韵
元稹〔唐代〕
节应寒灰下,春生返照中。未能消积雪,已渐少回风。迎气邦经重,斋诚帝念隆。龙骧紫宸北,天压翠坛东。仙仗摇佳彩,荣光答圣衷。便从威仰座,随入大罗宫。先到璇渊底,偷穿玳瑁栊。馆娃朝镜晚,太液晓冰融。撩摘芳情遍,搜求好处终。九霄浑可可,万姓尚忡忡。昼漏频加箭,宵晖欲半弓。驱令三殿出,乞与百蛮同。直自方壶岛,斜临绝漠戎。南巡暧珠树,西转丽..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吴悦游韶阳①
孟浩然〔唐代〕
五色怜凤雏,南飞适鹧鸪。楚人不相识,何处求椅梧。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安能与斥鷃,决起但枪榆。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