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送从兄群玉校书东游
李频 〔唐代〕
逍遥蓬阁吏,才子复诗流。坟籍因穷览,江湖却纵游。
眠波听戍鼓,饭浦约鱼舟。处处迎高密,先应扫郡楼。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赴职梓潼留别畏之员外同年
李商隐〔唐代〕
佳兆联翩遇凤凰,雕文羽帐紫金床。桂花香处同高第,柿叶翻时独悼亡。乌鹊失栖长不定,鸳鸯何事自相将。京华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阳见夕阳。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晓将别
元稹〔唐代〕
风露晓凄凄,月下西墙西。行人帐中起,思妇枕前啼。屑屑命僮御,晨装俨已齐。将去复携手,日高方解携。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 三湘有怀
贾至〔唐代〕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译文
注释
柳絮(xù)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三湘:一说潇湘、资湘、沅湘。这里泛指湘江流域,洞庭湖南北一带。《全唐诗》校:“到,一作‘在’。”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逐:随,跟随。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86
2、 徐中舒 等.汉语大字典.武汉、成都: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1598
3、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1
译文注释
柳絮(xù)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在一个柳絮纷飞的时节,我告别了故乡洛阳,经过千里跋涉,在梅花开放的寒冬到了三湘。
三湘:一说潇湘、资湘、沅湘。这里泛指湘江流域,洞庭湖南北一带。《全唐诗》校:“到,一作‘在’。”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盛衰荣辱,如同浮云一样,都是过眼云烟;可是,依依离情,却像那悠长的江水一样,绵绵不绝。
逐:随,跟随。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86
2、 徐中舒 等.汉语大字典.武汉、成都: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1598
3、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1
赏析
这是一首情韵别致的送别诗,一首贬谪者之歌。王八员外被贬长沙,因事谪守巴陵的作者给他送行。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在政治上都怀才不遇,彼此在巴陵夜别,更增添了缠绵悱恻之情。
这首诗首先从诗人告别洛阳时写起:“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暮春时节,柳絮纷纷扬扬,诗人怀着被贬的失意心情离开故乡洛阳,在梅花盛开的隆冬时分,来到三湘。这里以物候的变化暗示时间的变换,深得《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遗韵。开头两句洒脱灵动,情景交融,既点明季节、地点,又渲染气氛,给人一种人生飘忽、离合无常的感觉。回想当初被贬的情景,诗人不胜感慨,此时友人王八员外也遭逢相同的命运,远谪长沙,临别依依,感慨万端:“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第三句所说“世情”,可包括人世间的盛衰兴败,悲欢离合,人情的冷暖厚薄等。而这一切,诗人和王八员外都遭遇过,并都有过深切的感受。命运相同,相知亦深。世情如浮云,更添离情缱绻缠绵,有如流水之悠长深远。结句比喻形象,“空随”二字似写诗人的心随行舟远去,也仿佛王八员外载满船的离恨而去。一个“空”字,委婉地表达出一种无可奈何而又恋恋不舍的深情。
唐人抒写迁谪之苦、离别之恨者的诗作很多,可说各抒其情,各尽其妙。这首诗以迁谪之人送迁谪之人,离情倍添愁怅,故沉郁苍凉,情致深幽。一结有余不尽,可称佳作。
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
岑参〔唐代〕
君不见函谷关,崩城毁壁至今在。树根草蔓遮古道,空谷千年长不改。寂寞无人空旧山,圣朝无外不须关。白马公孙何处去,青牛老人更不还。苍苔白骨空满地,月与古时长相似。野花不省见行人,山鸟何曾识关吏。故人方乘使者车,吾知郭丹却不如。请君时忆关外客,行到关西多致书。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春晚雨中
姚合〔唐代〕
寂寂春将老,闲人强自欢。迎风莺语涩,带雨蝶飞难。傍砌木初长,眠花景渐阑。临轩平目望,情思若为宽。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