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唐州高使君赴任
苏颋 〔唐代〕
永日奏文时,东风摇荡夕。浩然思乐事,翻复饯征客。
淮水春流清,楚山暮云白。勿言行路远,所贵专城伯。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苏颋
思如泉涌 唐隆政变后,苏颋负责草拟诏书。他随口述说,让书吏抄写,不仅速度很快,而且斟酌恰当。书吏多次对他道:“请您口述得稍慢一些,我们记不过来,恐怕会把手腕累坏。”宰相李峤叹道:“苏舍人思如泉涌,我比不上啊。”不让前朝 开元初期,苏颋、李乂担任中书侍郎,主掌文诰。一次,唐玄宗对苏颋道:“则天朝有李峤、苏味道,并称苏李,才冠当..► 93篇诗文 ► 0条名句
上荆南府主三让德政碑
贯休〔唐代〕
明明赫赫中兴主,动纳诸隍冠前古。四海英雄尽戢兵,皆如圪圪天金柱。万姓多论政与德,请树丰碑似山岳。一从寇灭二十年,琬琰雕镌赐重叠。荆州化风何卓异,寡欲无为合天地。虽立贞碑与众殊,字字皆是吾皇意。君侯捧碑西拜泣,臣且何人恩洊及。凤凰衔下雕龙文,德昧政虚争敢立。函封三奏心匍匐,坚让此碑声盖国。我恐江淹五色笔,作不立此碑之碑文不得。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都庆观
杜光庭〔唐代〕
三仙一一驾红鸾,仙去云闲绕古坛。炼药旧台空处所,挂衣乔木两摧残。清风岭接猿声近,白石溪涵水影寒。二十四峰皆古隐,振缨长往亦何难。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方城 其八
柳宗元〔唐代〕
蔡人歌矣,蔡风和矣。孰颣蔡初,胡甈尔居。式慕以康,为愿有馀。是究是咨,皇德既舒。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喜韩少府见访
胡令能〔唐代〕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译文
注释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忽闻:突然听到。来相访:来拜访。着:动词,穿。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不惯:不习惯。
译文注释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突然听到梅福前来造访(寒舍),(我)笑着穿上荷衣走出草堂。
忽闻:突然听到。来相访:来拜访。着:动词,穿。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村里的小孩很少见过官员的车马(那浩荡的气势),都慌忙跑到芦苇荡的深处躲藏。
不惯:不习惯。
赏析
这是一首写迎接访者时心情的七绝,诗的生活气息很浓。题目中的“喜”字就透出了作者当时的欣喜心情,是全诗的文眼,为全诗定了基调。
诗的第一句,从“忽闻”写起,一个“忽”字写出了事情的突然,也写出了出乎意料的惊喜;第二句从情态、动作写,“笑”扣题目的“喜”字,穿衣迎接动作,透着一股乐不可支的心情。这两句诗从正面写“见访”情景。后两句写孩子们见官员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匿起的情景,一方面写出了平民家庭的孩子们没见过世面,胆小腼腆;一方面也写了当时的官员们的威势在孩子们心里的影响;再一方面也写出了诗人虽地位低下但有官员来访的欣喜心情,同时并写出了诗人在当时的声望和影响。“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这两句诗从侧面来写“见访”,委婉含蓄,而且最富于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