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别陇州司户李维深
苏颋 〔唐代〕
京国自携手,同途欣解颐。情言正的的,春物宛迟迟。
忽背雕戎役,旋瞻获宝祠。蜀城余出守,吴岳尔归思。
欢惬更伤此,眷殷殊念兹。扬麾北林径,跂石南涧湄。
中作壶觞饯,回添道路悲。数花临磴日,百草覆田时。
有美同人意,无为行子辞。酣歌拔剑起,毋是答恩私。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苏颋
思如泉涌 唐隆政变后,苏颋负责草拟诏书。他随口述说,让书吏抄写,不仅速度很快,而且斟酌恰当。书吏多次对他道:“请您口述得稍慢一些,我们记不过来,恐怕会把手腕累坏。”宰相李峤叹道:“苏舍人思如泉涌,我比不上啊。”不让前朝 开元初期,苏颋、李乂担任中书侍郎,主掌文诰。一次,唐玄宗对苏颋道:“则天朝有李峤、苏味道,并称苏李,才冠当..► 93篇诗文 ► 0条名句
中秋月二首·其二
李峤〔唐代〕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译文
注释
圆魄(pò)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圆魄:指中秋圆月。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安知:哪里知道。
译文注释
圆魄(pò)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天上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圆魄:指中秋圆月。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安知:哪里知道。
赏析
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
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索。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楚宫词二首 其一
薛奇童〔唐代〕
禁苑春风起,流莺绕合欢。玉窗通日气,珠箔卷轻寒。杨叶垂金砌,梨花入井阑。君王好长袖,新作舞衣宽。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洛
许浑〔唐代〕
一衲老禅床,吾生半异乡。管弦愁里老,书剑梦中忙。鸟急山初暝,蝉稀树正凉。又归何处去,尘路月苍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西峰即事献沈大夫
赵嘏〔唐代〕
松竹闲游道路身,衣襟落尽往来尘。山连谢宅馀霞在,水映琴溪旧浪春。拂榻从容今有地,酬恩寂寞久无人。安知不及屠沽者,曾对青萍泪满巾。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