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驻泊两月忽得商马杨迢…因书四十字
韩偓 〔唐代〕
旅寓在江郊,秋风正寂寥。紫泥虚宠奖,白发已渔樵。
事往凄凉在,时危志气销。若为将朽质,犹拟杖于朝。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池上
白居易〔唐代〕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参考资料:
1、
雅瑟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276-277页 .
注释
中庭¹地白²树栖(qī)鸦³,冷露⁴无声湿桂花。
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¹中庭:即庭中,庭院中。²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³鸦:鸦雀。⁴冷露:秋天的露水。
今夜月明人尽¹望,不知秋思²落³谁家。
¹尽:都。²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³落:在,到。
参考资料:
1、
雅瑟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276-277页 .
译文注释
中庭¹地白²树栖(qī)鸦³,冷露⁴无声湿桂花。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¹中庭:即庭中,庭院中。²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³鸦:鸦雀。⁴冷露:秋天的露水。
今夜月明人尽¹望,不知秋思²落³谁家。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¹尽:都。²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³落:在,到。
参考资料:
1、
雅瑟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276-277页 .
赏析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冬狩
李世民〔唐代〕
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霜浓凝广隰,冰厚结清流。金鞍移上苑,玉勒骋平畴。旌旗四望合,罝罗一面求。楚踣争兕殪,秦亡角鹿愁。兽忙投密树,鸿惊起砾洲。骑敛原尘静,戈回岭日收。心非洛汭逸,意在渭滨游。禽荒非所乐,抚辔更招忧。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和人湘中作
李咸用〔唐代〕
湘川湘岸两荒凉,孤雁号空动旅肠。一棹寒波思范蠡,满尊醇酒忆陶唐。年华蒲柳雕衰鬓,身迹萍蓬滞别乡。不及东流趋广汉,臣心日夜与天长。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蚕女
司马扎〔唐代〕
养蚕先养桑,蚕老人亦衰。苟无园中叶,安得机上丝。妾家非豪门,官赋日相追。鸣梭夜达晓,犹恐不及时。但忧蚕与桑,敢问结发期。东邻女新嫁,照镜弄蛾眉。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