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

岑参 〔唐代〕

关树晚苍苍,长安近夕阳。
回风醒别酒,细雨湿行装。
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
知君市骏马,不是学燕王。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远望潼关树木苍苍茫茫,京城长安就在夕阳近旁。
阵阵旋风吹醒饯别之酒,微微细雨打湿朋友行装。
练兵备战边地烟尘正浓,买马防秋塞上秋草已黄。
我知朋友此行去买骏马,不是为了学那古时燕王。

注释

注释
天平何丞:即天平县何县丞,生平未详。天平,唐县名,即虢州湖城县(今河南省灵宝县一带)。丞,县丞,佐县令处理政事。市:购买。
关:指潼关。苍苍:迷迷茫茫。
回风:回旋的风。别酒:饯行酒。
习战:备战。习,练习,准备。边尘黑:指边地战争激烈。
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
燕王,指燕昭王,战国时燕国国君。这里用战国时郭隗以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为喻,劝说燕昭王真心求贤的事。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写的是送同僚入京买马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题材。

  诗的前两句照应题目,“入京”二字写京城长安一带景色。“晚”和“夕阳”点出送别时间,而“关树”、“长安”为何远所去之处,暗示“入京”,同时勾划出苍茫远景。诗的三、四两句写近景。阵阵回风,蒙蒙细雨,伴着送别酒席,打湿旅人行装,从而把环境与送别自然联系起来,意境颇为别致,而“送”字自在其中。

  诗的五、六两句转写此行意义。“边尘黑”点明战争未息,“塞草黄”点明时已深秋。经这里点明“秋”字,上文的“关树”、“回风”、“细雨”等等景物便都觉得真切。这两句言及边地战争,可见诗人身在虢州,心系边塞。诗的结尾两句承“习战”、“防秋”,点明“市马”。“市马”本为“习战”,诗人却由此想到“燕昭市骏”的色而且用“不是学燕王”来说何远此行性质,似乎包含弃置州县,不被看重的叹息。

  诗的首联写“关树晚苍苍,长安近夕阳”,是惜“入京”而写自己“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的情态;诗的尾联出“市骏马”而联想到“学燕王”,也包含着“丹心亦未休”(《题虢州西楼》)却又无人赏拔的含义。这正是本诗表现上的一个特点。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边事的关切。这些都可以反映诗人任职虢州期间思想和生活的一个侧面。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岑参

岑参

教子  公元752年,一天,岑参在武威办完军务,赶回西域,途经赤亭,戍边的士兵让他题词、赋诗。岑参和这些士兵是老熟人了,也不托词。刚题完一首诗,不料,挤在当中的一个小孩,随口吟了出来。岑参有些吃惊,这里还有这样的孩子。士兵告诉他说:“这个小孩子是个回鹘放羊娃,一次大风,这个放羊娃救了我们十三个士兵,是我们允许他在这放羊的。”岑参转过..► 413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看牡丹赠段成式(柯古前看吝酒)

周繇〔唐代〕

金蕊霞英叠彩香,初疑少女出兰房。逡巡又是一年别,寄语集仙呼索郎。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日留别义初上人

罗邺〔唐代〕

塞寺穷秋别远师,西风一雁倍伤悲。每嗟尘世长多事,重到禅斋是几时。霜岭自添红叶恨,月溪休和碧云词。关河回首便千里,飞锡南归讵可知。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梦得穷秋夜坐,即事见寄

白居易〔唐代〕

焰细灯将尽,声遥漏正长。老人秋向火,小女夜缝裳。菊悴篱经雨,萍销水得霜。今冬暖寒酒,先拟共君尝。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不见来词

施肩吾〔唐代〕

乌鹊语千回,黄昏不见来。漫教脂粉匣,闭了又重开。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邵公禅院(一作冬日题邵公院)

刘得仁〔唐代〕

无事门多掩,阴阶竹扫苔。劲风吹雪聚,渴鸟啄冰开。树向寒山得,人从瀑布来。终期天目老,擎锡逐云回。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