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赠萧兵曹(一作许浑诗)
杜牧 〔〕
桂楫谪湘渚,三年波上春。舟寒句溪雪,衣故洛城尘。
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花时去国远,月夕上楼频。
赊酒不辞病,佣书非为贫。行吟值渔父,坐隐对樵人。
紫陌罢双辙,碧潭穷一纶。高秋更南去,烟水是通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杜牧
崔郾力荐 当时,崔郾侍郎奉命到东都洛阳主持进士科考试,此时吴武陵——崔郾是柳宗元的老朋友——正任太学博士,也骑着一头老毛驴过来凑热闹。崔郾正在酒席上喝得高兴,听说吴老这位有名的清流人士也过来了,非常吃惊,连忙离席前来迎接。吴老看见崔郾,把崔郾拉到一边,拍着崔郾的肩膀说:你担负此任,乃是众望所归。我老了,不能为朝廷排忧解难了,不..► 445篇诗文 ► 0条名句
素梅 十三
王冕〔〕
昨夜朔风吹倒人,梅花枝上十分春。老夫高卧石窗下,嬴得清香入梦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李白〔〕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译文
注释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
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
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
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译文注释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
吴江女道士,头上戴着莲花巾。
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
霓虹衣裳遇雨不湿,与阳台神女真不一样。
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
素足蹬着远游布履,行走时犹如洛水女神凌波生尘。
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你到南岳衡山去寻仙,或许可以见到赫赫有名的仙女魏夫人。
赏析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注释
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小桥流水人家,
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参考资料:
1、 陈国林 .高中生必背古诗言语 :龙门书局出版社 ,2012年8月 :200 .
译文注释
枯藤老树昏鸦,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夕阳西下,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断肠人在天涯。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参考资料:
1、 陈国林 .高中生必背古诗言语 :龙门书局出版社 ,2012年8月 :200 .
赏析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自屈原的《离骚》起一直延续到现在。《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那又是什么东西能让外物动起来呢?《诗品》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认为,这种能让物动,从而引起你内心感动的是‘气’。那气又是什么呢?古人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二气,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譬如:夏天阳气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极点就开始衰落,阴气渐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际阴气最重,因而草木衰败。阴到极点又转为阳,阳生而万物长,所以春天就会百花齐放。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欢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离骚》中屈原叹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宋玉在《九辩》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布景:“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会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送康太守
王维〔〕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译文
注释
铙(náo)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jùn),还劳康乐侯。
译文注释
铙(náo)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铙:古代军中用以止鼓退军的乐器。青铜制,体短而阔,盛行于商代。也指一种打击乐器。形制与钹相似,唯中间隆起部分较小,其径约当全径的五分之一。以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大小相当的铙与钹,铙所发的音低于钹而余音较长。铙吹:即铙歌。军中乐歌。为鼓吹乐的一部。所用乐器有笛、觱篥、箫、笳、铙、鼓等。使君:尊称州郡长官。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郭门:外城的门。
何异临川郡(jùn),还劳康乐侯。
临川:今属江西。康乐侯:指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