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宴有怀
白居易 〔唐代〕
遇兴寻文客,因欢命酒徒。春游忆亲故,夜会似京都。
诗思闲仍在,乡愁醉暂无。狂来欲起舞,惭见白髭须。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白居易
爱恋湘灵 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 2109篇诗文 ► 0条名句
宿龙宫滩
韩愈〔唐代〕
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语,只是说家乡?
译文
注释
浩浩复汤(shāng)汤,滩声抑更扬。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抑:低。更:又。 扬:高。
奔流疑激(jī)电,惊浪似浮霜。
激电:电闪雷鸣。惊浪:大浪。浮霜:浪头的泡沫白如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xiāo)残雨送凉。
梦觉:梦醒。晕:灯照水气而生的晕圈。宵残:天亮之前。
如何连晓语,只是说家乡?
连晓语:夜间说话到天亮。“只是说家乡?”:出自《韩愈集》,而在《韩昌黎诗文研释》里写的是“一半是思乡”。
参考资料:
1、 [唐]韩愈著.韩愈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3:30
2、 汤贵仁.韩愈诗选注:历代名家与名作丛书,1999年:44
3、 孙建军等主编.《全唐诗》选注 (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01月第1版:2711
4、 杨友庭著.韩昌黎诗文研释: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12:31
译文注释
浩浩复汤(shāng)汤,滩声抑更扬。
浩浩荡荡的流水,在滩头时抑时扬。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抑:低。更:又。 扬:高。
奔流疑激(jī)电,惊浪似浮霜。
奔驰的流水令人疑心是闪电划过,惊起的白浪就象是浮霜一般洁净。
激电:电闪雷鸣。惊浪:大浪。浮霜:浪头的泡沫白如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xiāo)残雨送凉。
大梦醒来,只觉油灯罩着一轮光圈,深宵将尽,微雨送来清新的凉爽。
梦觉:梦醒。晕:灯照水气而生的晕圈。宵残:天亮之前。
如何连晓语,只是说家乡?
为什么我们通宵达旦的谈语,说来说去都是说的家乡琐事?
连晓语:夜间说话到天亮。“只是说家乡?”:出自《韩愈集》,而在《韩昌黎诗文研释》里写的是“一半是思乡”。
参考资料:
1、 [唐]韩愈著.韩愈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3:30
2、 汤贵仁.韩愈诗选注:历代名家与名作丛书,1999年:44
3、 孙建军等主编.《全唐诗》选注 (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01月第1版:2711
4、 杨友庭著.韩昌黎诗文研释: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12:31
赏析
该诗前四句是写龙宫滩之险奇,接下面两句则是诗人触景生情,景心互动,产生了共鸣。特别是那“宵残雨送凉”之句,天将破亮,可还是浙浙沥沥地下着小雨,小雨送凉,这个“凉”字在此既是写实又是写感。阳山是个山区,气候宜人,加之龙宫滩这个特殊之地,又是“宵残”之时,确实是个地道的“凉”。再个是诗人含冤遭贬阳山一年之多,满腹的委屈和压抑,平时犹如一把无名之火,燃烧在心头,终焦躁不安。今幸遏大赦,当然自觉自待,“凉”在心头了。这一个“凉”字写活了诗人独享的快意。
该诗最后两句写到:“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此景此地,此时此情,一旦梦醒,自然会心情激动,睡意全无,打开开心的话匣,套套不觉一直说到天亮,说的是故乡河阳老家都是他最最思念的地方。该诗另一半想必是他回朝后,要大展宏图,实现他不懈追求的宏愿。该诗情景相融,浑然一体,主题明朗,语序流畅,是历代中华诗词中一枝独秀的奇花。
此诗中写尽了水势之浩荡,波涛之汹涌,惊涛令人如闻狮吼,骇浪激流快如闪电。就连经验丰富、见过无数大风大浪的船老大,对此情景也不敢掉以轻心。
传香枕
史凤〔唐代〕
韩寿香从何处传,枕边芳馥恋婵娟。休疑粉黛加铤刃,玉女旃檀侍佛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杏花
李商隐〔唐代〕
上国昔相值,亭亭如欲言。异乡今暂赏,眽眽岂无恩。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为含无限意,遂对不胜繁。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园。几时辞碧落,谁伴过黄昏。镜拂铅华腻,炉藏桂烬温。终应催竹叶,先拟咏桃根。莫学啼成血,从教梦寄魂。吴王采香径,失路入烟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杨柳八首·其二
温庭筠〔唐代〕
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译文
注释
南内墙东御(yù)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
杨柳枝:原为乐府曲名,后变为宫词,又演变为词牌名。又作“杨柳”。南内:天子的宫禁叫“大内”,简称“内”。墙:一作“桥”。御路:皇宫内的道路。旁:旁边,侧边。丝,一作“枝”。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何事:何用,何须。行:一作“情”。
参考资料:
1、 柯宝成 编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19
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50-51
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40-41
译文注释
南内墙东御(yù)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
南宫内苑,东墙路旁,那是天子走过的地方。温柔的柳丝已知春的来临,又吐出嫩绿,泛起鹅黄。
杨柳枝:原为乐府曲名,后变为宫词,又演变为词牌名。又作“杨柳”。南内:天子的宫禁叫“大内”,简称“内”。墙:一作“桥”。御路:皇宫内的道路。旁:旁边,侧边。丝,一作“枝”。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杏花也在含情相望,羞红的脸上又有几分彷徨。为什么行人不解杏花的情意,却独爱柳丝只为它愁伤断肠。
何事:何用,何须。行:一作“情”。
参考资料:
1、 柯宝成 编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19
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50-51
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40-41
赏析
温庭筠的八首《杨柳枝》描写的都是宫苑边的杨柳。这一首写的是春柳杏花之中,行人所触发的伤别之情。
前两句明写柳,而由柳触发起的别情却隐含其中。“南内墙东御路旁”一句,暗切杨柳。“须知春色柳丝黄”一句,明写柳色,柳丝嫩黄,置于绿的春色中,愈显娇美动人。此句似从李白诗句“春从柳上归”和“柳色黄金嫩”化出,为后两句张本。
后两句以报春的杏花之有情相衬,写行人仍然对柳最伤情,将别情点破。“杏花未肯无情思”,用杏花与柳枝对比,推进一层,说明杏花亦能含情。“何事行人最断肠”一句是写行人在杏花柳色之中,而最引人伤别的,还是柳枝,这就把柳色春思更推进了一层。最后一句用疑问语气,又未直接写柳,但因柳寓含情感,柳的艺术魁力,已在其中。
以往写离情的诗词通常借柳起兴,或见柳生情,而此词写行人离情虽然也是因柳而起,但中间以杏花相衬,于比较中将柳之牵动人情写深了一层。如此构思颇有新意,更耐寻味,堪称精妙。
人日登高
乔侃〔唐代〕
仆本多悲者,年来不悟春。登高一游目,始觉柳条新。杜陵犹识汉,桃源不辨秦。暂若升云雾,还似出嚣尘。赖得烟霞气,淹留攀桂人。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