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独行,招张十八
白居易 〔唐代〕
曲江新岁后,冰与水相和。南岸犹残雪,东风未有波。
偶游身独自,相忆意如何。莫待春深去,花时鞍马多。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白居易
爱恋湘灵 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 2109篇诗文 ► 0条名句
送许棠先辈之官泾县
郑谷〔唐代〕
白头新作尉,县在故山中。高第能卑宦,前贤尚此风。芜湖春荡漾,梅雨昼溟濛。佐理人安后,篇章莫废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李干
姚合〔唐代〕
寻常自怪诗无味,虽被人吟不喜闻。见说与君同一格,数篇到火却休焚。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酬李壶关奉使行县忆诸公
储光羲〔唐代〕
青枫江上沧浪吟,白月宫中鹦鹉林。非有净清心,同道同房若断金。离居忽有云山意,清韵遥转舟楫事。去时能忆竹园游,来时莫忘桃园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宫词 其二
张乔〔唐代〕
闲把忘忧绕砌栽,日长无赖得徘徊。君恩于妾元非薄,几夜龙舆入梦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离思
李商隐〔唐代〕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译文
注释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
前溪舞:六朝时吴地舞曲。子夜歌:晋乐曲名。相传是晋女子子夜所作。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
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峡云:三峡山高云低,传巫山神女在焉,此借指巫山神女。
朔(shuò)雁传书绝,湘篁(huáng)染泪多。
朔雁传书:指苏武以雁传书之事。湘篁染泪: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他的两个妃子哭舜,泪滴竹上,遂生斑点,所以称湘妃竹。篁:泛指竹子。
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颜色:容颜,面色。托微波:言无路可通,故借诗以通情愫。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集今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446-447
2、 黄世中.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 第3册:黄山书社,2009:1646-1651
3、 李淼.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362-364
译文注释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
看罢一阕前溪舞,直让人回肠断气,吟诵一曲子夜歌,心里好不酸苦烦忧。
前溪舞:六朝时吴地舞曲。子夜歌:晋乐曲名。相传是晋女子子夜所作。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
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巫山的行云到哪里去寻觅,像沟水般东西分流,也让人无可奈何。
峡云:三峡山高云低,传巫山神女在焉,此借指巫山神女。
朔(shuò)雁传书绝,湘篁(huáng)染泪多。
朔雁一只只飞来,却不见传来音讯,湘江上一株株斑竹,有多少眼泪洒在上头。
朔雁传书:指苏武以雁传书之事。湘篁染泪: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他的两个妃子哭舜,泪滴竹上,遂生斑点,所以称湘妃竹。篁:泛指竹子。
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可怜我总也见不到他的容颜,只有把一腔衷情,寄托给这江上的微波。
颜色:容颜,面色。托微波:言无路可通,故借诗以通情愫。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集今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446-447
2、 黄世中.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 第3册:黄山书社,2009:1646-1651
3、 李淼.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362-364
赏析
这首诗表面上如诗题所明,是写离思,主要抒写别后相思的煎熬苦况,怨恨离人的不通音讯,写得情调悲怆。
首联即写情人离去后主人公的心酵气绝。《前溪舞》和《子夜曲》皆为悲伤的作品,是被遗弃者的哀怨之作。这里引入诗中,即是离思之苦,心里有担心被遗弃之痛。颔联仍化用典故,写难以寻觅爱人踪影、东西分离相隔如沟水东西分流而无可奈河的痛苦心理。此联运用典故和即实写景巧妙融合,不露痕迹,从字句看就是写实景,是看不出用典的,这是李商隐诗用典得心应手的表现。颈联写书信断绝。和主人公的以泪度日,化用湘妃竹的典故渲染伤心痛苦至极。结联仍作希冀之词,一片深情希望通过江水给恋人捎去自己的问候。
此诗,“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是李商隐借失恋女子寄意而为,前六句极写自己的凄苦,第七句一转,第八句仍作希冀之词,希望令狐绹能加以提拔。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读来荡气回肠,久久不能自已。